有研究称,全球一半以上“野鸡大学”在美国,其中95%的文凭颁授给了中国人,甚至有人高价买野鸡大学文凭回国充数。近日,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和中国留学网公布了一万余所正规海外院校的名单。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提醒,出国留学一定要擦亮双眼选择正规学校,别被“野鸡大学”忽悠了。关于国外“野鸡大学”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和热议。对此,我们不妨听听各方人士的看法。 为何国人偏爱洋“野鸡”?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钱钟书的《围城》里面的主人公留洋,弄了克莱登大学的假文凭,回国招摇,居然混了一个大学的副教授。这样的旧事,今天一点不旧,照样在中国上演。前几年,某名人“洋文凭”造假事件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但买国外“野鸡大学”文凭的事,并没有因此绝迹。不信,到地方上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甚至机关和国企查查,新时代方鸿渐,大把的。教育部心地善良,为了防止国人受骗,特意公布国外“野鸡大学”的名录。其实,没有在名单上的“野鸡”或者“半野鸡”大学,还是不少。没什么人受骗,人人都是心知肚明,心甘情愿的。 据查,国外半数以上的“野鸡大学”在美国,而这些“野鸡大学”95%的文凭,都卖给了中国人。不是美国人道德品质特别差,而是中国人特别喜爱美国的文凭,但凡有个美国文凭,蒙人就特容易。需求产生市场,所以,美国的“野鸡大学”就特别多。 若要论教育质量,我相信教育部肯定会说,中国大学,尤其是顶尖大学的质量是很高的,他们离世界一流,已经不远了。但是,教育部所属的大学,对于海外培养的大学生,依旧情有独钟。当今之世,不仅所谓“211大学”非海归博士不要,就是地方一般大学,也开始追求海归。大学如此,一般科研单位和政府机关和国企,也对海归多加青眼。 即使不算社会上崇洋的风习,单讲社会上这些金饭碗的单位这样的追求,就没法不让人去跟“洋野鸡”勾搭。虽然说,大学和科研单位里面人的素质水平,里面的人知道优劣,但这年头,干事不易,蒙事很容易。大学里讲课好坏,没人在乎,科研成果造假容易,实在不行,可以买,有配套的公司,程序化操作,这边给钱,那边要什么有什么。 所以,即使不过是留学垃圾,只要买个洋文凭,回国之后,加上父母的运作,也许就能混个好单位。更有甚者,连留学都不用,出国旅游几次,买个“野鸡”文凭,照样混得开。 国人做假,已经全球闻名;国外,尤其是美国的不逞之徒(其中不少都是华人),也全力加以配合。破解之道,在大学和科研单位,是建立学术共同体,严肃学术纪律,让学人、教育家来管学校的事。虽然做不到杜绝养“野鸡”,但至少不会任其泛滥。 假文凭,在中国还是个假问题 张结海(知名心理学者) “热烈祝贺著名艺术大师XXX获得美国罗奇维尔大学(Rochville University)博士证书!!!!!” 五个感叹号还不够,还要贴上“第一人”的称号——“我国著名画家XXX获得了美国罗奇维尔大学(Rochville University)艺术史博士证书,成为我国艺术界获得美国大学艺术史博士第一人。” 那么,罗奇维尔大学(Rochville University)是个什么来头?答案是,文凭工厂,通俗地说,就是个野鸡大学。其网站介绍,只要支付599美元,就可以获得它的博士学位证书。 野鸡大学、假文凭,这个话题最近因为两则新闻而广受媒体关注,一则是教育部网站公布海外正规学校名单,一则是有调查发现美国“野鸡大学”的文凭95%卖给了中国人。 不过,我认为那些已经购买或计划购买“野鸡大学”文凭的中国人根本没有必要惊慌,相反,你甚至可以向上面那位著名画家学习,将“野鸡”文凭大大方方地在自己博客里晒出来。因为这就是一阵风,很快就会过去。除非你运气特别不好——当然这个概率极低——像唐骏大师遇到方舟子老师那么不好。 因为,假,在中国算个什么吗?假烟、假酒、假药、假话、假唱、假球、假名牌、假论文、假发票、假离婚……我真心认为,假文凭在当下的中国不是什么大问题,它至少不会直接危害他人的身体。95%的购买率,谁叫我们人口这么多,又拥有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购买实力呢。 许多热心人士为清除假文凭现象献计献策,提得最多的是摆脱“文凭崇拜”,提倡以实力论英雄。这些建议看上去都很美,深究下去你就会发现根本行不通,因为它们从一开始逻辑就矛盾了,如果真的以实力论英雄,请问,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给那些通过博士答辩的人发博士文凭? 我们要承认文凭的标签作用,否则何以解释一个愿买、一个愿卖。至于贴标签,只要人类存在,它就不会消失,因为简化是大脑工作的基本方式,心理学里大量的研究就是搞清楚大脑是如何简化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不会幻想什么消除“文凭崇拜”了。 真正有效的方法有两个:第一,信息透明,教育部公布名单的做法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第二,建立诚信体系,类似的做法这个星球上已经有了先例,我就不啰嗦了。 在这之前,方鸿渐和克莱登大学之间还会有一段美好的时光,全部风险就是599美元,何乐而不为呢?! 观点摘编 “野鸡”文凭:“鸡”在国外 “野”在国内 报考国外“野鸡大学”的主要有三种人:不知情受骗型;买文凭滥竽充数;“主动”受骗型。若说被“忽悠”,只有第一种人是真正的受害者,而其他两种人分明是冲着“野鸡”才去的,不但没被忽悠,还手持野鸡文凭回国忽悠别人。 显然,“鸡”在国外,而“野”在国内。第一是当然“心”野,不安分,攀高枝,想镀金,等等。比如,一方面,留学已越来越大众化,而另一方面,却还抱着到海外镀了金就成了精英的念头,何况还可避开国内激烈的学业竞争。有此“野心”,与“野鸡大学”自然是一拍即合,有的富家子成为美国野鸡大学的“送财童子”,也本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第二是官方学历管理路子“野”,对学历造假行为打击不力甚至视而不见,对毕业于“西太平洋大学”“阿姆斯壮大学”、“加州美国大学MBA”之类“野鸡大学”的,也没什么有力的管理措施。行骗或许被揭穿,但如果没有相关机构负起揭露的责任,再加上即便被人揭了老底,也可官照做,明星照当,钱照赚,呈不倒翁状态,那么,“野鸡大学”不勃兴才是怪事。 说到底,“野鸡”文凭被当成凤凰满天飞,肯定与不诚信的土壤有关。 ——摘自《钱江晚报》 防“野鸡大学”忽悠 先破除“凤凰心理”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拿着“洋学历”的“海龟”,与拿着“土学历”的“土鳖”,同市不同价。“洋学历”有着刚性需求客户群体。不否认,中国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存在一定差距,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洋学历”都比我们的教育有含金量。遗憾的是,不仅这样的心理有很大市场,而且“洋学历”之于就业依然享有“超国民待遇”。 如此语境下,即便可以区分“野鸡大学”,也未必能够遏制住“野鸡留学”的冲动,“洋学历”含金量不是第一追求,那么获取的难易程度便成了首选,不但“野鸡大学”如此,即使是正规大学也未必能够保证实至名归。当下,留学热还在持续升温,留学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出国留学的泛滥,正在脱离教育的实质,变成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一些国外大学甚至为了迎合中国留学的需要,刻意放低门槛,意在瓜分市场蛋糕。 防“野鸡大学”忽悠,更要破除“洋学历”的“凤凰心理”。长着翅膀的不都是天使,也有鸟人。一方面全社会要树立用人的理性,更注重就业者能力,不唯学历,不唯“洋气”;另一方面,要强化对留学学历的认证与管理,留学的大学与学历不能拿来都是菜,当成国内的“通用粮票”。 ——房清江 新华 “野鸡大学”为何没被扫入历史垃圾堆 李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 近日,中国教育管理机构做了件群众路线的好事,在其网站上公布了海外一万余所正规教育机构的名单,希望出国留学人员在给留学中介结清尾款前,先在这份名单上搜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枪。据统计,美国的“野鸡大学”每年能从中国家长手中骗走16亿元以上,其中95%的学生来自中国,公布这份名单算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然而,笔者却并不看好如此措施能将“野鸡大学”扫入历史垃圾堆。“野鸡大学”并不是新生事物,在美国它已有超过120年历史,在中国,早在上世纪之初,人们就通过钱钟书的“克莱顿”大学认识了这一名词。当一个事物经历了两次大战、一次冷战和互联网全球化后仍经久不衰,必然有其道理。 普遍认为,“野鸡大学”的泛滥有两大原因。一是关于海外教育的信息不透明且全是外文,中国人看不懂,缺乏权威、全面的名单。二是教育机构对此缺乏作为,疏于监管。教育部此次公布名单,就是为了从这两个方面对症下药。另有一些明眼人看出,也许问题的根源并不在政府,而是在于中国社会。正是由于中国有太多人傻钱多好面子的家长与孩子,“野鸡大学”及黑留学中介才能有活儿干。随着中国经济腾飞,这些“潜在客户”还将不断增多。如果不能让中国民众普遍认识到这种盲目追求“洋学历”的“凤凰心理”的危害,一份“官方名单”不能对“野鸡大学”泛滥起什么作用。 “野鸡大学”之所以在中国会成为一个问题,还有另两个深层次原因:一是受上千年科举制度历史的影响,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着对“权威认证”的高度认同,“英雄不问出处”没有市场。正因为此,“野鸡大学”吸引着众多在某方面有相当才能,又不愿费时费力或不适应正规教育的特殊人才。“野鸡大学”的学生里并不都是傻瓜,也曾出现过唐骏等所谓“成功人士”。对于他们来说,“野鸡大学”文凭是他们与中国主流社会对接的重要凭证;二是中国社会对成功学的盲目追捧。更多同样不容于正规教育但才能相对有限的人们,将唐骏等人的成功归功于“野鸡大学”,希望复制这种成功路径。 在这两种社会心态未消亡之前,野鸡大学仍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为何国人偏爱洋“野鸡”大学
时间:2014-03-21 10:37来源:中国网 作者:未知 点击:
次
有研究称,全球一半以上“野鸡大学”在美国,其中95%的文凭颁授给了中国人,甚至有人高价买野鸡大学文凭回国充数。近日,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和中国留学网公布了一万余所正规海外院校的名单。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提醒,出国留学一定要擦亮双眼选择正规学校,别被“野鸡大学”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高精尖缺:本科专业调整关键词
教育部高教司负责人说:“可以说,经过不懈努力,我们推进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
- 高校教师职称咋评更科学?
聚焦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 中国大学搞“宽进严出”,可行吗?
根据《长江日报》的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在2018年有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为专...
- 收到录取通知,不去上大学,属于失信行为吗?
高考后,很多考生因为各种原因,收到了录取通知,却没有去上学。近期,河南省出台惩罚...
- 中国式高校评估可以休矣
与政府主导的其他检查类似,高校评估也充斥虚假成分,用“形式主义”和“走过场”来形...
- 高校强,则中国强
只有高校严格按照党的管理才能出成绩、出名望,才能培育出高水平、高素质的毕业生,...
- 高精尖缺:本科专业调整关键词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