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迎大考(凭栏处) 再过两天,1071万考生将走上高考考场。这是对莘莘学子的一次大考,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对防疫工作的一次大考,也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入深化攻坚期,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次大考。 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健康高考、公平高考、平稳高考、温馨高考、诚信高考等工作要求。非常时期,非常举措,全力以赴保障高考平稳举行,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赴考的考生、监考的老师、送考的家长……在人群容易大规模聚集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保障相关人员的安全?在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如何守土有责,一手抓好高考正常工作,一手抓好疫情防控?处于隔离状态的考生怎么赴考?考场上发现发热考生怎么办?出现突发状况如何保持考试平稳有序?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健康防护、考点防控、应急处置等各项措施,把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在前面、做在前头,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目前,各地都在积极“备考”,如北京市规定“每考场考生人数从30人减至20人”“考试当天临时出现发热等症状的考生,安排在备用考场考试”。只有做好预案、充分演练,才能做到从容不迫。 高考关系万千学子的前途命运,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高考公平是教育公平最重要的一环,更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今年的情况十分特殊,一边是疫情之下,考生的复习备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边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推进,4个省份迎来高考综合改革的“首考落地”。令人欣慰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年高考命题“稳”字当头,将保持试卷结构、题型题量,以及考试难度的相对稳定。同时,今年将继续严厉打击考试作弊,所有考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旨在考出公平。 为了“备考”,各地制定了“最高标准”,提出了“最严要求”,在强化“力度”的同时,也注入了以人为本的“温度”。比如,在考点入口体温检测点设置“复检室”,缓解考生因体温异常引起的情绪波动;在需要转移到备用考场时,把考生耽误的时间补上;各考点采取降温和通风措施,让考生尽可能有一个舒适的考试环境。被堵在路上怎么办?忘带准考证怎么办?身份证丢了怎么办?都有温暖的举措“护考”。考虑到今年的实际情况和特殊困难,也许还需更多一些人性化举措,尽最大努力,确保“温馨高考”。 这届考生不容易,紧锣密鼓的高三总复习,他们不得不从教室里挪到互联网上,一边适应新的学习备考方式,一边克服设备和网络信号等难题。更有一些考生,有的父母奔赴抗疫一线,有的因疫情家中遭遇变故,甚至个别考生自己生病隔离,却仍然不忘孜孜不倦地学习……“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这届特殊的考生,将用拼搏在人生道路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一次难度极高的大考。对于各地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来说,可以在这场“大考”中查漏补缺、提升治理能力;对于因疫情“转型”的学校来说,可以在这次“大考”中检验成果、总结经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2020年的高考,其意义特殊,对全体考生、老师、家长和整个社会来说,必将从中见证成长,守护希望。(张烁)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全力以赴迎大考
时间:2020-07-05 16:37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烁 点击:
次
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健康高考、公平高考、平稳高考、温馨高考、诚信高考等工作要求。非常时期,非常举措,全力以赴保障高考平稳举行,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教育部发布预警: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陷
近期,各地将陆续发布2022年高考成绩,并启动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教育部要求各地各...
- 2022高考成绩今起陆续公布 查分、志愿填报时
预计6月25日左右,考生可通过登录招考资讯网(www.zhaokao.net)或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
-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通报:不存在考前泄题
涉数学全国乙卷事,系考中作弊,甘肃某考生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开考后拍摄试卷发至...
- 全国高考进入第二天 这些地方已公布查分时间
2022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4套高考语文...
- 全国高考今日开考 多部门为千万考生保驾护航
7日上午,2022年全国高考将正式拉开大幕。为了确保考生“应考尽考”、“顺利高考”,...
- 1193万考生迎来2022年高考 多部门护航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7日开考。据教育部统计,今年全国有1193万考生...
- 教育部发布预警: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陷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