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察功在平时

时间:2017-12-05 15:55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燊琛先生 点击:
党的十九大对我们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新要求,在全力聚焦专业能力、专业素养提升的问题上,如何发现干部、培养干部、使用干部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一个新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最终的落脚点是要把干部用起来,关键前提是要把干部选出来,而且要选
     党的十九大对我们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新要求,在全力聚焦专业能力、专业素养提升的问题上,如何发现干部、培养干部、使用干部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一个新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最终的落脚点是要把干部用起来,关键前提是要把干部选出来,而且要选对、选准。
     要选出来的干部并不是无中生有、道听途说,而是经历了实打实的系列考察。工作中,一些单位考察干部喜欢打集中攻坚战,习惯于在研究拟调整干部之前来一场干部“大检验”,“一窝蜂”“突击式”地“抱佛脚”,这样虽有一定的成效,但若忽略了平时对干部德、能、勤、绩、廉及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三圈”等各个方面情况的了解,则容易导致对干部的了解不平衡不充分、不全面不具体、不细致不丰富的情况,实际配备班子时难免会出现捉襟见肘、底气不足、诚惶诚恐、临时赶考的现象。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客观上要求我们把控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量变”要求我们不单单要打集中攻坚战,更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多维度、经常性、有重点地掌握到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和生活状况,要让那些愿意且有能力“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的干部脱颖而出。“质变”要求我们通过平时对干部考察的积累,做到精准、科学、高效地排兵布阵、调兵遣将,最大限度发挥好干部作用。
     要突出实绩导向。实绩是一名干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专业素养的具体表现,也是一名干部工作成绩的主要指标。要建立干部实绩档案,把干部的分管工作和具体负责项目的推进落实情况详实地做好记录,对未按要求完成的、进度滞后的、评价较差的、有较大反映的也一并如实记录,既看干部干过什么,也看干部干成过什么。
      要融入日常监管。“无规矩不成方圆”。对干部的考察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程序”面上,也要注重融入到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之中,要健全完善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构建由纪检部门、监察部门、信访部门等单位为主要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相关事宜,掌握干部情况。
     要精准分析研判。把平时收集到的干部信息进行筛选归类,既看过去,也看现在和未来;既看同类工作的共通点,也看地区发展的差异性;既看短期效益,也看长期影响。多层面、多方位、多角度地对干部实绩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结合谈心谈话、实地调研等成果,对比印证研判结果,公道公正公平评价干部。
     只有把功夫下在平时,才可避免“用时急考”的现象,也只有把功夫下在平时,打好基本功、做好基本课,才是真正对我们干部负责,对党和国家的事业负责。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