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跑步取暖别让治污背锅

时间:2017-12-07 14:35来源:中评网 作者:隔山 点击:
跑步取暖,这不得不让笔者回忆起自己的小学生时代,那时因生活困难,资源设施条件受限,每到冬天上课时,老师都会安排学生在教室里跺脚取暖。
    近日,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最低气温一直在零摄氏度以下。当地一位小学生家长短信反映:“当地采暖季已开始近20天,一些乡村小学至今还没有供暖。因为教室里没有供暖,处在阴面的教室,还不如院子里暖和。”12月4日,一名小学校长回应称,院子里有阳光,而且孩子们活动着也可以取暖,所以虽然临近大雪节气,但学校还是尽量安排室外课程。而一位教师说,“孩子们实在冻得受不了,我就带着他们在操场跑步取暖。”(12月5日中国网)
     跑步取暖,这不得不让笔者回忆起自己的小学生时代,那时因生活困难,资源设施条件受限,每到冬天上课时,老师都会安排学生在教室里跺脚取暖。如今在大家齐奔小康之时,还有小学生跑步取暖这样的事,虽然不是生活困难的原因,但听起来让人很不是滋味。笔者认为,即便为了环境污染的治理,也不能因电改煤而让小学生靠跑步取暖。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环境污染治理成为各地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着力减少散煤使用,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也确实在污染治理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尽管如此,即便是学校供暖进行“煤改电”改造,但也不应影响学生冬季供暖,不能说让学生供暖为“煤改电”改造让路。其实从该事件本身来看,并不是说因为“煤改电”让学生的取暖没有了,而事实上是“煤改电”改造工程没能赶在学校供暖前完成。
     从根本上来说,之所以造成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没把学生供暖之事放在心上,在制定施工计划和实施“煤改电”方案前,没有把确保冬季学生供暖放在第一位。既然2016年9月出台的《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保定廊坊禁煤区电代煤和气代煤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到2017年10月底前完成除电煤、集中供热和原料用煤外燃煤“清零”。那么为何乡村小学的“煤改电”项目在要求完成前不到一月才开标?导致多所乡村小学的“煤改电”工程不能能如期完工供暖。不仅如此,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煤改电”尚未完工,而之前取暖用的燃煤炉子却已经被拆除,让学校供暖处于真空期。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工程开始得比较晚”“原材料短缺”的理由更是让人不知所云,工程开始晚是谁的责任,与学生有关系吗?又是什么样的原材料会出现短缺。如今非学生的责任却让学生“买单”,难道相关部门不应有所反思?
     笔者认为,不管是治污,还是“煤改电”取暖,都是为民办的件件实事、好事,如今进入深冬,学生取暖应是大事,但如何把这些实事、好事办实办好,让学生有暖可取,让老百姓从中收获幸福感,作为相关部门,既要敢作为、有作为,更要勤作为、善作为。绝不能因为自身原因,把为民服务的好事给办砸了锅。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