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营销不能无道德,消费群众更不能无知

时间:2018-05-30 10:51来源:中评网 作者:王文娟 点击:
近日,某网红因发表有关慰安妇严重不当言论,被微博禁言6个月。27日晚,央视《新闻周刊》对该网红进行了长达10分钟批判,称其利用一些人的性别焦虑来为自己谋利,教人为“奴”,突破底线。

     近日,某网红因发表有关慰安妇严重不当言论,被微博禁言6个月。27日晚,央视《新闻周刊》对该网红进行了长达10分钟批判,称其利用一些人的性别焦虑来为自己谋利,教人为“奴”,突破底线。

据了解,该网红名为Ayawawa,原名杨冰阳,其大肆宣扬对弱势女性和受害女性的批评和指责,让女性"自我矮化",把自己放到非常低的地位。利用女性对拥有一个好的婚姻的愿望,用极端言论强化女性焦虑,从而对其本身产生膜拜心理,听从的她的理论指点,然后利用微商,卖给粉丝美容、化妆、保养的产品,做粉丝生意。

 当然,办自媒体赚粉丝、做导师牟利,凭自己的知识赚钱并没有什么错,但是不顾民族感情利用“慰安妇”辱蔑历史,给女性灌输扭曲价值观,向民众宣扬伪科学,将毒鸡汤包装成“情感圣经”出售,如此无底线地挑战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平等、法制”,为何还能成为情感教主,长盛不衰?即使有很多人揭露并批判过她的情感骗术,但为什么她仍然很火?除了粉丝的追捧、资本的支撑之外,究竟还有什么在为她撑腰?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追问和深究的。

网络为更多人提供了发表个人言论的平台,但是偏激的言论也有了滋生的温床。细数网络言论极端事件,无论是去年6月“咪蒙”的头条文章《嫖娼简史》、11月的绝味公司广告多次侮辱女性;还是近期的“二更食堂”被封号和网络大V“暴走漫画”被今日头条平台封禁。这些事件,不仅是群众主流价值观的表现,也是民众反低俗、抵制无底线的舆情与某些自媒体价值观的结果。这些都表明,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也并不是无人监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及“九不准”“七条底线”是不可挑衅的法的权威,任何逾越这条红线的结果都应依法严惩。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正在逐渐建立健全,网络秩序也将逐渐规范,庆幸大部分网友对于不健康价值观仍保持着清醒的判断力,这表明维护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已成为一种自觉。

可是,仍有很多像杨冰阳这样的漏网之鱼。对此,有关互联网平台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和法定义务,完善管理体制,将"妖言"扼杀在摇篮里,不能为错误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对于公众的强烈呼吁,网信、文化等有关部门也应当进一步落实监管职责,依法对此类违法、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给予严肃查处;而肩负弘扬正气、激浊扬清责任与使命的主流媒体,则要继续对歪理邪说保持舆论高压,敢于、勇于批判谬误,正本清源,捍卫社会主流价值观。唯有强化反邪合力,“妖言”才会失去市场,从而让其敬畏法度,恪守法规。

让这些大V闭嘴容易,但如何才能让更多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坚持不被侵害呢?这还需要教育部门、文化部门在教育宣传上的努力。教育使人明智,教育使人明辨,教育使人明理。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树立群众的价值观精神,让群众明辨是非,只要民众的总体明辨力上升,“妖言”便无可惑众。网络营销不能没有道德底线,不能跨越法律红线,不能违背群众利益;消费群众更不能无知!

在当今众多胡言乱语中,作为一名群众,我们应时刻保持清醒,不能人云亦云,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如今这个多元包容的社会,我们容得下不同的文化,容得下不同的文明,容得下不同的理念,但绝不容纳歪理邪说。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