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扶的不只颜值,更应坚守路在脚下

时间:2018-09-27 11:58来源:中评网 作者:书雪 点击:
“天府之国”,是四川的闪亮名片。从2013年,全省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25万,对于沃土千里的天府四川,无疑会有一场脱贫攻坚决战。于是,全川上下集中发力,挂图作战,以“绣花”功夫逐步攻坚克难。2017年,全省完成15个县、3769个村、108.5万人的脱贫攻坚任务验收。数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
    “天府之国”,是四川的闪亮名片。从2013年,全省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25万,对于沃土千里的天府四川,无疑会有一场脱贫攻坚决战。于是,全川上下集中发力,挂图作战,以“绣花”功夫逐步攻坚克难。2017年,全省完成15个县、3769个村、108.5万人的脱贫攻坚任务验收。数据背后,不仅是光亮的扶贫“高颜值”,更是映射着坚持脚踏实地、坚守扶贫初心的务实精神。
坚守扶贫之路,需守稳为民初心。毛泽东曾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笔者认为,以民为本抓扶贫重在三方面。
      首先,扶贫先扶志。“输血”永远只能解决迫切需要,却不能彻底消除“穷根”;扶志方能治本,打消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力更生、摆脱困境的信心,才能“造血”获永生,激活干群互助发展的内生动力。其次,扶贫必扶智。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文化贫瘠、技术匮乏是造成农村贫困的主要诱因,这就命中注定着脱贫不仅要从物质层面发力,更要不断充盈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科学技术“雨露均沾”。最后,扶贫靠教育。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在整个人类社会进程中,“教育”都发挥着“任重道远”的重要作用。教育扶贫旨在补足“幸福”缺憾,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弥补“智力”不足,让农村群众学有所用。
      民之所想,心之所系。唯有如此,方能实现扶贫-脱贫-致富的华美转变。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