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 本报记者刘星 伴随着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称号花落蓉城,记者从成都市商务局获悉,以加快川菜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为核心内容的《“美食之都”工作方案(2010-2012年)》已加紧赶制出来,将于本月内正式出台。据透露美食大战老鼠,按照方案要求,成都将实现餐饮业年均营业额增长19%以上、年营业额总量突破550亿元,同时加快引进中外美食项目。 “美食之都”美在何处 “美食之都”美在何处?在去年的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亚伊曾说:“成都的美食虽然只是中国博大的美食文化的一部分,却很能代表中国。” 成都市申报美食之都首席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专家花建这样概括成都美食的特点:“成都美食味觉丰富,目前已发展出了23种复合味道,而成都美食27个创新项目的内容广泛,覆盖了从原材料生产到菜肴、烹饪技术和博物馆等各方面。”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成都美食行业活跃,餐饮经营户达6万户,特级厨师2000人,6000余个成熟川菜菜品形成了“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色。2009年美食图集,成都餐饮业实现增加值达360亿元中国评论网,在中西部省会城市中位居首位。“美食之都”的美更体现出成都的休闲文化。各具特色的美食街区、主题鲜明的品牌餐饮店和遍布城乡的农家乐,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场所;而逛美食街、参加美食节庆活动、品尝美食,则是成都市民和外来游客必不可少的休闲活动。首创于2004年的“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综合美食博览会,成为成都市民不可或缺的美食文化盛会。数据统计,2009年,成都“美食节”接待游客1400多万人次,有18个国家的30名驻华使节参与了相关活动。各区(市)县根据自身美食特色,培育出的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节,更是让老百姓从年初到年末有吃的又有玩的。 “美食之都”推动城市发展 “美食之都”称号如何助推城市发展?成都市副市长王忠林曾表示,申请“美食之都”不仅是为成都争取一个静态的荣誉,更是为成都打造一个城市品牌。 业界人士认为,成都成功创建“美食之都”,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品牌建设,这将进一步彰显成都休闲、宜居、宜业的城市品牌形象,突出成都文化的创新品质;将有助于成都城市品牌在国际间的营销推广,促进成都跨入国际品牌城市行列,提高成都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成都正在建设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鼎立之城”,“美食之都”这张名片将增强成都对创意资本和创意人才的号召力,加快成都美食、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现在我们正在策划到巴黎举办‘成都美食’展,开展‘成都美食’全球巡展与交流等活动。”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美食之都”将搭建起成都与国际的交流合作平台。 声 音 抓住机遇加速发展 何涛(四川省饭店与餐饮娱乐行业协会会长): 成功申报“美食之都”华侨城创意园 美食,是荣誉更是责任。“美食之都”为成都美食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对川菜“走出去”意义重大。 谭长安(成都谭鱼头公司董事长): 国际“美食之都”让成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我希望把老字号和品牌企业向联合国推荐,争取做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巫文俊(成都一品天下董事长):“美食之都”的称号应让我们学会在面对外来菜系和食品企业时,更懂得尊重和学习;在自身文化、产品和管理方面,加大包容性和开放性。 孟刚(省旅游协会副秘书长): 国际“美食之都”的名片,与旅游业密不可分。我们应该加大美食旅游节会的举办力度,让美食旅游节会拥有国际号召力。 延 伸 数举并重锻造享誉国际的“美食之都” 为维护和提升“美食之都”品牌,成都将从加强传统美食保护传承、加快美食产业发展、加强品牌营销等几方面入手,把成都建设成为享誉国际的“美食之都”: ——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查 获得“美食之都”称号的城市在两年的考察期内,将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专家评估。成都将按创意网络城市的要求,完善机构,推动创意产业和全民创意活动进一步发展,申办全球创意城市大会。 ——对传统美食文化进行挖掘、保护和传承 陆续组织开展民间美食大赛、社区厨艺大赛、家庭厨艺大赛等活动,不断挖掘梳理民间各种传统美食诀窍、方式和方法。制定传统美食扶持政策,支持中华老字号等传统美食“申遗”工作。 ——加快推进成都美食产业发展 加大对优势品牌餐饮企业的重点引导和扶持,培育、孵化川菜重点企业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研究制定中餐重点品牌生产标准,把成都建成全球中餐川菜研发和创新中心。支持大型餐饮企业以品牌输出和开设直营店等形式,在境内外推进连锁发展。倡导绿色食品、绿色美食,建立美食原辅材料绿色生产基地。积极引进国际美食,把成都建成世界美食荟萃之地。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让成都美食香飘全球
时间:2011-09-06 00:10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次
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 本报记者刘星 伴随着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称号花落蓉城,记者从成都市商务局获悉,以加快川菜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为核心内容的《“美食之都”工作方案(2010-2012年)》已加紧赶制出来,将于本月内正式出台。据透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新西兰人美好创意都源自生活
- 下一篇:中国成都成为世界“美食之都”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图片文章
- 精彩文章
-
- 新疆美食
新疆美食犹如酣醉的甘味记忆博物馆, ...
- 一桌美味的科技密码
在湖南,有一批农业科学家,围绕“做优一桌饭”,毕生破译各类食材密码。他们使大米更...
- 湖北监利虾稻节开幕 万只小龙虾一锅蒸
监利献美食,虾稻甲天下。5月20日,在第三届湖北·监利小龙虾节暨监利大米展销会开幕...
- 40年,舌尖上的改变
从星级酒店餐饮部服务员、采购员、领班到餐饮部经理,蒲小华在餐饮业工作20年后,于20...
- 星巴克联姻康师傅做饮料 进军即饮咖啡市场
中国快速增长的即饮咖啡市场使得咖啡巨头星巴克开始按捺不住,昨天星巴克咖啡公司宣布...
- 大运会闭幕式花絮:棉花糖·竹杠舞·国旗秀
中新网深圳8月23日电 题:大运会闭幕式花絮:棉花糖竹杠舞国旗秀 作者 王曦 深圳大运...
- 新疆美食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