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北京时间今天早间消息,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开始四处兜售其数字图像专利组合1100项,从而将这部分知识产权转化为现金。 伊士曼柯达很多人不熟悉,可是柯达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却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其实伊士曼才是公司最早的名字,后来因为公司出品了第一款傻瓜胶卷相机叫做柯达,于是公司名称也改为了伊士曼柯达,柯达公司的那个黄颜色的标志在中国的大街小巷还是经常能看到。 柯达公司要卖专利,对于我们普通听众来说可能价值不大,可是对于商场上正在四处捕猎的国际移动通讯领域的巨头们来说,就如同是一块足够肥嫩的羊肉。 柯达股价周三在常规交易中收于2.69美元,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55美分,涨幅高达25.7%。显然市场上对这个消息是高度认同的。 为什么柯达公司卖掉优质资源,反而使公司股价大涨呢?另一条消息就能道破天机。 《华尔街日报》周三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投资银行本周开始推销柯达专利组合,立刻吸引了移动行业一位大型战略买家的兴趣。而市场上的分析认为,这位大买家正是炙手可热的苹果公司。 以苹果公司今天的声望和地位,已经不屑于同疲态尽显的柯达公司搞战略联盟了。但是,有一种能让这个市场的所有参与者都疯狂的东西,却是柯达公司拥有的,苹果公司渴望的中国有哪些跨国企业,那就是专利。 ■背景资料 专利(patent)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是中世纪的君主用来颁布某种特权的证明,后来指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独占权利证书。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据实证统计分析,专利包含了世界科技信息的90%-95%。 从字面上讲,“专利”就是指专有的利益和权利。对公司而言,专利是公司的竞争者之间惟一不得不向公众透露而在其他地方都不会透露的某些关键信息的地方。专利的威力就如同那个谜一样的“能量块”。 说到专利,前两天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大家认为最主要核心还是盯准摩托罗拉核心的专利技术,拿下这一块儿以后可能会摆脱很多专利诉讼官司。之前,谷歌也想曾经买过一些专利,但是都被微软、苹果从中作梗没有完成。 柯达公司出售数字图象专利,仿佛出售专利或买专利就像一种新式武器,在诉讼大战中也成为制约对方的有力砝码,财经评论员李光昱认为,专利具有两面性。 李光昱:专利具有两面性。第一,可以使专利权人获得收益,第二,可以作为武器攻击其他人。 过去总认为专利是一项壁垒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保护自己的铠甲,但现在看来可以成为矛,可以做进攻。财经评论员李光昱认为,收购越来越多,自由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垄断。 李光昱:我觉得收购越来越多,自由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垄断,为什么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现在苹果、谷歌是新时代、新行业的领军者,拥有的不光是技术优势,还有客户优势。再有它们是龙头企业,所以拥有非常低成本的资金优势,所以一定会慢慢形成一种垄断,在垄断过程中一定要收购。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柯达竟然沦落到要卖儿卖女才能生存的地步,听起来确实叫人心酸。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一个悲惨的故事,而是一个放手一搏的故事。 柯达公司急需用钱,并不是为了吃顿散伙饭,而是要靠自己仅有的专利储备为这个影像帝国的艰难转型筹集资金。 多年以来,柯达一直是凭借着利润丰厚的胶片业务盈利。借助价格低廉的胶卷和照相机,柯达将摄影从一门高深的技术变成了人人都可以享受的娱乐方式。 但到了1980年代,面临着国外胶卷企业的挑战和数字技术的崛起,柯达却逐渐陷入困境。该公司自称于1975年发明了世界上首部数码相机,并且花费了数亿美元开发数字技术。1991年柯达就有了130万像素的数字相机。但是由于担心胶卷销量受到影响,导致该公司未能大力发展数字业务。 到2000年,柯达的数字产品只卖到30亿美元,仅占其总收入的22%;2002年柯达的产品数字化率也只有25%左右,而竞争对手富士已达到60%。这与100年前伊士曼果断抛弃玻璃干板转向胶片技术的速度,形成莫大反差。在拍照从“胶卷时代”进入“数字时代”之后,昔日影像王国的辉煌也似乎随着胶卷的失宠,而不复存在。 造成柯达危机产生有各方面的原因:柯达长期依赖相对落后的传统胶片部门,而对于数字科技给予传统影像部门的冲击,反应迟钝。其次,管理层作风偏于保守,满足于传统胶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错失良机。 ■背景资料 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KodakCompany,简称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 这个131年历史的百年老店,显然也是经过深刻自省的,2003年柯达公司宣布实施一项重大的战略性转变:放弃传统的胶卷业务,重心向新兴的数字产品转移。这其中最好理解的就是:不再向传统胶卷业务进行任何重大的长期投资。而是向消费者推出系列型号的数字相机和喷墨打印机。当时中国评论网,惠普、佳能和精工爱普生等老牌企业控制着全球打印机市场约四分之三的份额。 柯达选择打印机主要是缘于曾经在惠普任职多年的CEO彭安东,凭借他多年在打印机行业的经验和声望,获得了公司董事会的全力支持。2007年柯达开始出售消费打印机。彭安东的战略是改变行业惯用的方法,提供高价打印机和低价墨盒。他希望利用胶片制造领域的纳米技术来生产一种不会堵塞打印机喷嘴的墨水,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每次填充墨水时更换喷嘴,从而降低费用。 数据显示,柯达2010年在全球一体打印机市场的份额已经从2008年的1%提升到3%。柯达的战略是为打印机提供补贴,直到用户量足以产生大量的墨盒销量为止。不过,由于墨盒更换成本较低,使得柯达得以以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出售打印机。 彭安东认为,柯达的打印机市场份额正在快速扩张,一旦建立起了足够的用户群,并且开始通过墨盒创收,该业务就将具备很强的盈利能力。 说到柯达现在把重心转移到打印机方面,它不是在新兴领域中重新发展,而是现在周围始终都有一群竞争者,而且这些竞争者实力雄厚。这种从别人嘴里抢食,成功率有多大?李光昱对此并不看好。 李光昱:柯达推出的打印机的策略是打印机的价格高,墨盒的价格低,但是墨盒的价格低是相对于爱普生、惠普这些正版。前提是没有山寨。因为山寨墨盒成本可以降到最低,作为跨国企业不可能在成本上竞争韩国跨国企业,一旦技术别人技术做的差不多的时候,成本非常低。所以我觉得它实际上丧失了自己的优势。?既然有这儿多年的胶片制造,我个人认为应该擅长的高端打印,精美打印,在这个市场上可能开拓后会树立领导性,品质更好,而去用低价墨水和低端市场竞争不一定会多好。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传柯达兜售数字图像专利 欲为转型筹资金
时间:2011-10-05 15:43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次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北京时间今天早间消息,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开始四处兜售其数字图像专利组合1100项,从而将这部分知识产权转化为现金。 伊士曼柯达很多人不熟悉,可是柯达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却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其实伊士曼才是公司最早的名字,后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外企纷纷加大在沪投资力度
投建新门店、新工厂、新平台,全球CEO密集访华……近期,外资企业在华动作频频。外企...
- 跨国企业看好中国消费市场和潜力
“消博会对于我们来说充满机遇。”火船咖啡国际公司首席运营官罗宾·塞蒂约诺说,通...
- 欧盟反垄断迷局:英特尔案现反转 谷歌上诉
与连续3任欧盟竞争委员对峙了长达8年时间,美国电脑芯片生产巨头Intel(英特尔)公司终...
- 海航斥资60亿美元收购美国英迈
位于加州的英迈宣布已同意由天津天海投资(Tianhai)以每股38.9美元全现金收购,这一价...
- 和记黄埔接近以100亿英镑收购O2
和记黄埔周五确认,两家公司已就这一合并案开展了“数周”磋商。不过,和记黄埔财务董...
- 揭秘李嘉诚“能源帝国”
以和记黄埔旗下的电能实业作为其能源帝国布局的堡垒,李嘉诚通过30多年的精心布局,其...
- 外企纷纷加大在沪投资力度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