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群众的问题停留在记事本上

时间:2017-11-09 11:42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祎潔 点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我们干事创业不但要有激情万丈,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持。
       近日,笔者在下村收集群众诉求的过程中遇到一位老大爷。本是热情上前向其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大爷随口一句“说了也没用,问题还是摆在那。”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笔者不禁沉思,这一户还是第一次上门,而且自己的态度这么虔诚,一心想做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干部,为何还会遇到这样的尴尬?经仔细询问,老大爷说道:“你们随时都有干部来,都会把问题记在本子上,但是最后都是不了了之”。原来,是笔者工作的方式方法出了问题,关键的是少了落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我们干事创业不但要有激情万丈,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持。
     矛盾的存在具有普遍性。相信在很多地方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干部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多下村,多调研,但也可能会忽略了最后的落实。同时,矛盾具有特殊性,因为基层问题多,群众反映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很多反映的问题都不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因而难以给出专业的解答。一方面,因为专业的外因,一方面因为自己的惰性,让问题还是问题。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现今,我们干部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都强调要加强“痕迹化管理”。所谓痕迹化管理,即是在各种管理工作过程中,从时间和管理内容方面,不留间隙或空白、死角的缜密的工作记录,包括交接班记录和留下证据。之所以强调痕迹化管理,一方面可以为上级领导部门留下可供考察、评估、佐证管理的旁证材料,另一方面也为上级领导部门和司法机关区分责任界限并向管理者实施问责及追究法律责任提供了有力物证。归根结底,是为了督促底下干部工作的落实。但,外因只能对内因起影响作用。真正决定事物发展的是内因。对于基层干部,重要的是自身有对人民负责,做好自身工作的高度责任感。
     纵观古今,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都是关心民生疾苦,心系天下百姓的践行者。如今,我们干部作为党和国家联系群众最重要的纽带,无疑更要把以造福百姓为己任,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办事为我要办好事,才是工作应有的态度。诚然,如上文大爷说到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我们应对干部下村负责的区域固定化,包片包区,划分好每位干部联系的群众家庭,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因为术业有专攻,如果遇到不是自己专业领域的问题,也要有“把群众事当自己事”的态度,当好群众的代言人,积极跟相关部门协调,做好跟进处理,从而真正的解决问题。如此,即是发扬“钉钉子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实干苦干埋头干的好干部。
    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干部的价值在于为人民办实事。战国时,邯郸籍著名思想家荀况,在他的不朽著作《荀子·王制》篇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邓小平同志关于“领导就是服务”的名言,鲜明而准确地概括了领导者作为人民公仆的使命和应尽的责任。作为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员干部就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情怀,要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身甘为孺子牛”精神,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品质,坚守对百姓的承诺,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