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旗之“红”护生态之“绿”

时间:2021-05-11 15:56来源:中评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长远、事关持续的重要工程,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关注的战略工程。
       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长远、事关持续的重要工程,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关注的战略工程。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这段重要论述为各级党委和广大党员干部推进污染治理、生态建设指明了行动方向,也为增进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供根本遵循。
      党旗猎猎风帆劲,高高飘扬照四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充分体现了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理念,也彰显了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的执政智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生态基础。事在八方,要在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绿色生态和谐中国画卷,必然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激发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全体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党旗之“红”护生态之“绿”,才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联动、相互促进。
      将生态建设作为检验政治过硬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抓好生命文明建设,尤其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能否真正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守忠诚的维度、见实效的深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攻克群众身边的生态问题,考验的就是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能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增强政治定力、把稳政治方向、扛起政治责任、落实政治担当,矢志不渝、坚定不移、忠贞坚挺将生态文明建设抓实抓好。少数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抓生态建设和经济发两张皮、厚此薄彼,正是不讲政治、两面派、不忠诚的表现。因而,要把生态建设作为考验党员干部高质量政绩的重要指标。
      将生态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高度进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可持续、永久性发展的根本前提。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切实坚持统筹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集成,突出把生命建设作为评价干部、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推动党员干部将生态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上来抓。
       将生态建设融入系统理念构建链条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工程,从源头管理、到生态保护、再到低碳经济、又到山林湖海等,维护生态多样性、实现经济动力转换等等,都得坚持系统思维、集成理念和战略视野,防止生态建设违背客观自然规律造成生态保护变成“生态破坏”。事实上,不乏少数地方追求错误价值观、政绩观,把生态建设当做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给地方生态带来伤害,也侵犯了地方群众切实利益。因此,各级党组织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强化务实举措、坚持系统理念、强化精准施策、做到因地制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高水平落地。
      将锻造培育忠诚担当队伍激活攻坚动力。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关键因素。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罕塞坝到西海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抓实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建立一支讲政治、敢担当、有能力、会实干的生态建设队伍和铁军,扎根乡村基层、狠抓生态建设。因此,要坚决为生态建设打造一支带不走、敢冲锋、耐得住的队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实践、指导生态建设工作,为增进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态品质获得感注入新鲜动力和强劲引擎。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