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深化基层治理体系

时间:2023-01-02 16:30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李欣鞠 点击:
基层顺则群众安,基层是人民群众生活休憩的家园,是社会治理最深厚的支撑,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网格服务体系,搭建信息化平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基层顺则群众安,基层是人民群众生活休憩的家园,是社会治理最深厚的支撑,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网格服务体系,搭建信息化平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以共治为抓手,实施网格化管理,激活治理“神经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关键靠群众,长期以来,疫情防控网格化、安全生产网格化、民生服务网格化、禁毒反诈网格化、网格驿站、微网格……网格化在各项重点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治理错综复杂,涉及面广、涉及人员多、管理难度大,要完善网格运行机制,加大网格员培训力度,细化网格分工,明确责任到村到社到户到人,凝聚村社干部、小组长、党员代表、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力量,经常性开展日常巡查走访,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协同处置,实现“一网揽尽”“一网到底”,形成共同治理的浓厚氛围。
     以共享为目标,打造精细化服务,筑牢治理“压舱石”。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群众是基层的最小单元,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是基层治理好不好的最好体现。要坚持为民服务宗旨,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心中,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聚焦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立足群众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差异性服务,做好兜底保障,精准解决群众的痛点难点堵点。
     以共建为载体,强化信息化支撑,搭建治理“连心桥”。欲筑室者,先治其基。随着时代的革新、技术的进步,信息化已经遍布千家万户,基层治理更要融入信息化元素,采取线下走访、线上办理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推动力量整合、资源共享、信息互联,开设公众号、APP、小程序,并加强宣传推广,拓宽群众表达诉求、保障权益渠道,推进基层治理精细化、智慧化,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要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治理方法、激发治理活力、完善治理体系,凝聚智慧、久久为功,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