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马上就办”,何必“台账管理”?

时间:2021-04-12 16:35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考核是指挥棒和风向标、助推器,上级有关部门不能考核督查地方为群众办实事,当有调查研究的精细劲和较真劲,切实到群众身边和基层现场,听群众怎么说、看地方发展变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在路上、干在手中,而不是写在台账、落在“纸上”。
       当前,各地纷纷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我”是主体、“实”是要义,发挥主观能动性、涵养为民情怀、汲取宗旨意识,为群众之事敢当热锅蚂蚁、多钻矛盾窝,把群众事当做自己的事,及时化解群众关键小事和急难烦愁,才能精准增进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故此,现实工作中,不少机关单位为提升群众办事体验、增强满意度和评价度,推进了“马上就办、立马就办”等工程,采取一站式办结、便民代办、“云上跑路”等各种方式,拓展为服务的抓手和载体,想方设法把群众实事办好办成。可以说,“马上就办”代表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原则、一种情怀,取决于党员干部的为民意识和责任担当。心中无民莫为官,为民办实事是党员干部的本质和使命,唯有全身心投入到为民办实事中,才能彰显政治意识和本色作风。
      事实上,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存在少数地方和个别党员干部动辄习惯制定所谓“台账管理”办法,把群众需求和意愿整理为“台账”,美其名曰“销号管理”、逐条销号,实际在纸上和数据上做文章,为群众办了多少件事、办了多少实事,完成在材料和表格里,群众是否真正得到实际利益却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为群众办实事,就是在见实效、能落地“最后一米”,“马上就办”、立马见效,才是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的体现。试想,面对群众急难之事,把“台账管理”当做无形“设限”和“门槛”,岂不是让群众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群众获得感还怎么提升、幸福感又从何而来。反过来想,若事事都能多些“马上就办”、件件有回音、事事能落地,何必要“台账管理”,当场当时落地见效,就没有必要多此“台账一举”。所见,滥用“台账管理”,既影响了替群众办实事的效率,也伤害了群众感情,甚至还难逃形式主义嫌隙。
     当然,为群众办实事,有些事能够当场解决、当场答复,不排除有些事需要盯紧不放、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抓,毕竟未必所有事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是所有事都能“一蹴而就”,往往就需要只争朝夕、夙兴夜寐、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的韧劲,这考验党员干部是否秉持为民的真心、待民的诚心、干事的热情。反过来看,“台账管理”让群众之事围绕“台账”打转,岂不是陷入“毫无意义的内卷”。所见,为群众办实事就得走出“台账管理”的怪圈,靠实干、实效、实绩说话。
      考核是指挥棒和风向标、助推器,上级有关部门不能考核督查地方为群众办实事,当有调查研究的精细劲和较真劲,切实到群众身边和基层现场,听群众怎么说、看地方发展变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在路上、干在手中,而不是写在台账、落在“纸上”。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