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政工作”,让最大变量成最大增量

时间:2021-08-03 16:55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加强网络传播能力建设,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动实现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加强网络传播能力建设,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动实现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互联网+”思维,为思想政治教育夯实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利用网络传播能力建设提升思想教育工作质效,为实施“互联网+思政工作”提供了制度依据和制度保障。
思想政治工作,首先是做“人”的工作。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万物互联、信息互通的新时代,各种新型媒体勃发兴起,人人掌握了“麦克风”和“摄像头”,也就意味着思想多元化、多样性,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照见。同时,也理应看到,随着群众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网络社交圈亟需用主流价值、正确理念进行涵养,事实上,不乏少数青少年因个别领域网络生态失衡,导致各种负面情绪、意识衍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说,实施“互联网+思政工作”既是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必然要求,更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趋势。
“互联网+思政工作”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深层次的融合。“互联网+思政工作”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载体和抓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让思想政治工作“时刻在线”,以思想优势、政治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为纽带,凝聚起网络社会正确价值教育的群众基础,让主旋律和正能量牢牢掌握网络生态的制高点。所以说,推动“互联网+思政工作”,一方面要利用思政工作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发挥信息技术传播快、覆盖广、基础厚实的作用,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信息技术保障。从某种意义上是达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建设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双赢”。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互联网+思政工作”工程的推进,关键要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激发“关键少数”作用,敢于触网、善于上网,学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秉持政治意识、担当品质、为民情怀、履职精神,切实完善和构建“互联网+思政工作”机制,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转化为干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优势。再次,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强化自身思想政治建设,确保争当思想政治工作的先锋派、先行者,通过强化政治建设、思想建设教育引导身边群众坚定信念、爱党爱国、提升修养,增强精神文明、乡风文明等建设水平。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真正的英雄。加强“互联网+思政工作”,坚持走好群众路线这个传统法宝和生命路线,在为了群众中依靠群众抓思想政治工作,完善“线上+线下”双向互动模式和平台,构建党员干部同基层群众联动联学、共建共管的思政工作体系,从而以线下群众基础筑牢“互联网+思政工作”的广泛性、政治性和群众性。同时,坚持走互联网群众路线,扩大群众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确保在互联网空间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团结群众、凝聚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的优势,不断提升“互联网+思政工作”成效成果,共画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同心圆。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