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优秀文艺作品能够凝聚共识“同心圆”、弘扬精神“榜样力”,运用“四气”创作的新时代文艺作品将映显时代风貌、引领社会风气、塑造时代精神、培养筑梦人才。 勤于聚焦民生“地气”。“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朝阳沟》等经典作品生动展现了那一代人的“可爱”样貌,诠释了党领导下何为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这些作品在当时能够凝魂聚力成为社会流行,正是勤于聚焦民生、乐于到群众中接“地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来反映人民的心声,通过与人民同生活共甘苦地身临其境和投身于国家建设的真情实感出发,使之作品中的所闻、所见、所言、所行都极具真实情感,令人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发挥了正导向、纠歪风、转正道、树新风的积极作用。我们正处于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期,这一积极作用对新时代更加意义非凡、影响深远,当文艺创作沉到生活底部去虚心向人民学习,就能创作出真实动人、引领导向、成为进步推手的正能量作品。 敢于彰显农村“土气”。关于农村工作影视作品的如《山海情》、《最美的乡村》等电视剧广受好评,“基层最美”、“青春之花在乡村绽放”等语句成为了年轻人们的“热点字词”。这些展现乡村振兴的作品把最真实、最直观、最共情的农村样貌原汁原味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将农村的“土气”和时代旋律融合后尽情地释放,让人们在耳习目染中将顽强奋进、不畏万难的精神深植于心、实践于行。当文艺创作富含农村“土气”,则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昂扬形象即会展现在大众眼中、植根于党员心中,吸引大批优秀青年干部树立起精神榜样扎根在群众这片肥沃的土壤,使之耐得住艰苦、抗得住寂寞,在国家进步发展的道路上用埋头苦干与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业绩。 巧于焕发传统“秀气”。泱泱中华五千年诞生的无数传统文艺是璀璨又弥足珍贵的无价之宝,它使作品呈现出真正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其深厚大气的底蕴非他国文化能比。善于发现传统文艺中的灵魂精神,将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融入时代大背景中,那么就可以灵巧的焕发出它的“秀气”,即为极具包容性和创造性的中国文化特色。歌曲《生僻字》将晦涩难懂的字词结合流行曲调,使其读法及含义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演绎出来,令人一点即通;《华阴老腔一声喊》更是中国摇滚与传统文艺融合的典范,将皮影戏本的唱词腔调与深受广大年轻人喜爱的摇滚乐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独树一格的“新文艺”,这种结合产生的成果将传统文艺的“秀气”充分焕发了出来,扩大了受众面使传统文艺得到了再造延续,拓展了新时代下文艺创作的新形式、新道路。 精于融入时代“朝气”。握住丰富多元的时代机遇,人人交口称誉为“时代经典”、“大国特色”的作品也应运而生,《金刚川》、《长津湖》等以史为鉴、引人奋进的电影作品一改以往物欲横流的虚浮影视氛围;《不忘初心》、《如愿》等感人心脾、自强不息的音乐作品痛击着无病呻吟、羸弱小气。这些唱响时代主旋律的作品借用历史事实创作的同时精心融入了新时代下的“朝气”,即是每一位国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对初心使命的践行、对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民族伟大复兴的“付出”,它激起爱国情怀,让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成为社会流行。在创作中此“朝气”具象化显现在作品中所演所唱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语言、每一个动作、每一句歌词里,体现时代精神、成为梦想导向,令每一位复兴路上拼搏努力的人们不吐不快、不言不畅,笃定信念再续辉煌。 文艺映时代、时代衍文艺,当下中国正谱写着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复兴乐章,通过“四气”提供的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的淬炼,这伟大路程中创作出的文艺作品必将描绘出新时代复兴华图,成为指方向、引导向、树风气、扬风貌的筑梦石。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新时代下的文艺创作离不开“四气”
时间:2022-01-12 15:37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 李铭峻 点击:
次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优秀文艺作品能够凝聚共识“同心圆”、弘扬精神“榜样力”,运用“四气”创作的新时代文艺作品将映显时代风貌、引领社会风气、塑造时代精神、培养筑梦人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凝心聚力推进乡村健康持续发展
乡村是国家大厦的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党在农村基层一切工作的出...
- 同心战“疫” 静待凛冬散尽
近期,国内本土疫情持续攀升,给我省疫情防控带来严重困难和巨大挑战。针对我省防疫工...
- 落实社会救助,彰显为民情怀
人们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近日,民政部会同中央农办、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
- 减负“二十条”,减出求真务实“赣”劲
未列入年度省委发文计划立项的,一般不予发文;不得已简报用稿排名通报等形式变相要求...
-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 部署落地安全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结合本地、本行业(领域)实际,制定出台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工...
- 党员干部要用心用情做好群众疫情服务工作
疫情防控工作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我们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政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用...
- 凝心聚力推进乡村健康持续发展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