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与玉气(图)

时间:2011-10-05 18:37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孙乐琪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玉由于承载着高洁的寓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时尚。可是近年来,人们对玉的理解日渐狭隘。在玉质上,苛求白润,不容微瑕,非羊脂玉不玩;在工艺上,追求精工细做,将技巧的高难度作为品评“绝品”的标准。玉雕大师李东先

玉器与玉气(图)

孙乐琪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玉由于承载着高洁的寓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时尚。可是近年来,人们对玉的理解日渐狭隘。在玉质上玉器批发,苛求白润,不容微瑕,非羊脂玉不玩;在工艺上,追求精工细做,将技巧的高难度作为品评“绝品”的标准。玉雕大师李东先生对此持不同态度。 李东认为,过分追求工艺的高难度,其实是一种倒退。玉雕工艺的细巧在清乾隆年间已经做到了极致,今人如若凭借先进的现代工艺与古人拼技巧,则毫无新意可言。当今的一些玉雕作品,细有余而气不足。李东认为玉器批发市场,玉雕作品要有正气,“花拳绣腿”只“养眼”,不“养心”。 李东说,现在的玉雕艺术,不能只注重玉器外在的雕工,而应该提升其内在的“玉气”。所谓“玉气”,就是指雕玉者通过雕琢玉器所要传达给人们的某种精神。“器”与“气”二者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和合玉器,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以气补器”,用内外兼修来弥补现在玉雕“器有余,而气不足”的缺陷。李东说,玉雕作品要避开俗气、摆脱匠气、远离市井之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逸自然之气。 参悟了道家精髓的李东,赋予他的玉雕作品的“气”,是一种天地浩然之气。赋予玉以思想的启迪,禅的意味中国评论网,使玉既能“修心”,又能“养性”、“开智”,这才是李东雕玉所寻求的“气”的本质。 在爱家收藏品市场,笔者见到李东的作品《众妙之门》。在他的这件作品中,老子以圣人的形象示人,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作品的一面双线起脊为框,上部有祥云瑞气环绕,打破了框线的界限,使得画面有限而意境无限。中部的视觉焦点处,雕琢为老子像,其身后有背光,周围有瑞气。老子凸额狮鼻,寿眉长髯,双目微闭,嘴角微扬,须发飞舞,怡然自乐。上部瑞气掩映下露出一册竹简,其上为大篆阴文镌刻《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下部右侧为牛,牛首写实,鼓目阔鼻;牛身写意,牛脊幻化为山峰。在易经中牛有厚德,意为承载。左侧缀为方形白文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