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河北崇礼2月11日电 题:冬奥之火点亮中国冰雪产业 新华社记者秦婧、杨帆、陈地 北京2022年冬奥会拉开大幕,更多目光也聚焦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我国有越来越多群众上冰上雪,各地将冰雪资源转化为冰雪经济,“冷”冰雪变身“热”资源,冰雪产业获得繁荣发展。 中国冰雪人口显著增长 入冬后,“雪国”崇礼滴水成冰,但对大批滑雪爱好者来说,这里是乐园。过去的这个12月,来自北京的雪友小田成了崇礼各大雪场常客。“坐高铁到崇礼来滑雪非常方便,这是冬奥举办地,我也算参与冬奥啦。” 驭一副雪板,在雪道恣意驰骋;踩一双冰刀,在冰面旋转跳跃。北京冬奥会成功点燃了大众的冰雪热情——近几个雪季,不止滑雪,溜冰、冰嬉等各类冰雪运动热度飙升,“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愿景也得以提前实现。
图为2021年11月23日无人机拍摄的张家口市崇礼区富龙滑雪场。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作为冬奥会举办城市之一,张家口坚持“场地建设、人才培养、赛事举办”协同发力,大力推进冰雪运动普及推广,全民参与冰雪运动氛围愈加浓厚。 “目前全市已建成大型滑雪场9家,拥有高、中、初级雪道177条、总长度164公里,分别占全省的65%和88%。建成滑冰馆20座,直接参与滑冰体验和培训人数超过6万人。”张家口市副市长刘海峰说。 远不只是在北方地区,2020年7月,总面积达65000平方米的成都融创文旅城雪世界正式对外运营,为成都乃至西南地区众多群众开辟了“四季滑雪”“家门口滑雪”的全新体验。滑雪场内,随时可见跟随教练学习滑雪的年轻人,年龄稍小的孩子则在父母的陪伴下戏雪,行走在其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大家对冰雪的热情和喜爱。 “我非常喜欢滑雪,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玩一次。借助冬奥会热潮,滑冰、滑雪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的网红运动啦!”成都女孩李菲菲说。 成都百姓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离不开四川省对冰雪运动的大力推广。近年来四川积极壮大群众冰雪运动组织,连续举办三届“全民健身冰雪季”,参与人数逐年增加,2020年度已超过800万人次。
2021年2月15日,游客在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太子岭滑雪场体验冰雪运动。新华社记者张超群摄 在山清水秀的南国,浙江利用区域优势和山水资源,推动冰雪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开拓了冬季运动休闲旅游的新模式。打造了安吉云上草原星空滑雪场等网红打卡点。 数据显示,浙江省8个地市建有冰雪运动场所,共有滑雪场16家和滑冰场7家,其中四季开放的室内滑雪场6家。2020至2021雪季共有143.3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产值达到2.27亿元。 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借风提速 作为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地之一,张家口赛区多块场地上演着精彩纷呈的世界级较量。赛场外,这座塞外山城立足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冰雪产业也在强劲发展。 “张家口着力打造冰雪装备制造业,建有高新区和宣化两大冰雪装备产业园,通过打造轻重装备结合,研发制造服务兼顾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冰雪运动装备制造基地,推动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刘海峰说。 作为全球造雪行业领军企业,意大利天冰公司于2018年7月入驻张家口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该公司的造雪设备已为6届冬奥会提供服务,并为北京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提供造雪设备和自动化系统。 “冬奥会契机使得冰雪产业在中国真正落地生根。我们依托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区,用一流的技术和产品服务冰雪产业、服务冬奥。”天冰冰雪设备张家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师鹏飞说。
2021年5月20日,天冰冰雪设备张家口有限公司工人在厂房内保养检修造雪设备。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冰雪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借此东风,全国多地通过技术创新、自主研发提速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打造冰雪经济新增长点。 这份冬奥“大礼”,扎扎实实送到了慈溪一家生产冰雪运动器材的企业——宁波金峰文体器材有限公司的手中。借“轮转冰雪”契机,该企业通过提前布局赛道和数年研发积累,产品销量每年都有超过20%的增长,去年共销售包括冰刀鞋在内的各类鞋品近40万双。 “之前,这类产品大多销往北欧等发达国家,而现在它也能被国内消费者接受了。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们充满信心。”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徐彩华说。 《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要创新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扶持具有自主品牌的冰雪用品企业和服装鞋帽企业发展。根据中国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到2022年中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预计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在20%以上。 “白雪换白银”惠及万千群众 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不仅赋予冰雪装备制造业强大推力,这份“冰雪奇缘”也为我国冰雪旅游发展掀开新的篇章,各地在大潮中抓紧 “白雪换白银”,推动“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8至2019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达到2.2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为3860亿元,人均消费为1734元。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端起“雪饭碗”,吃起“旅游饭”。 吉林地处冰雪黄金纬度带、东北亚冰雪资源核心区,这里近年来紧抓北京冬奥会契机和得天独厚的冰雪优势,连续举办5届雪博会、连续5年推出“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系列主题活动。“冰雪”已成为吉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活跃全省经济的重要一极。
2019年12月13日,参观者在第四届吉林雪博会展会现场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合影。新华社记者张楠摄 有“雪乡”之称的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每年积雪日可达180天,降雪随物具形,千姿百态,很是好看。这片冰天雪地被中外游客青睐,林场工人樊兆义也摇身变为了民宿老板。 “一开始是翻建自己家的老房子,就3个房间,1个厨房。前几年投入了400多万元建起像样的民宿,有30个房间。”樊兆义说,如今自己冬天是民宿老板,夏天则和家人去外地旅游。目前,雪乡拥有的经营主体已超过200家,旺季时一床难求。 《2021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700亿元增长到6000亿元。以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运营为基础,以冰雪大众休闲健身和竞赛表演为核心,以冰雪体育旅游为带动,冰雪装备制造为支撑,我国冰雪产业体系正快步完善。 借冬奥之光,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正在迎来高光时刻!(参与记者:夏亮、王君宝、李典、张逸飞)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冬奥之火点亮中国冰雪产业
时间:2022-02-12 11:17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秦婧、杨帆、陈地 点击:
次
北京2022年冬奥会拉开大幕,更多目光也聚焦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我国有越来越多群众上冰上雪,各地将冰雪资源转化为冰雪经济,“冷”冰雪变身“热”资源,冰雪产业获得繁荣发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国际奥委会祝你520快乐,礼物收货方式请选
中国田径男子4X100米接力队终于在2022年锁定了2021年举行的2020东京奥运会的奖牌。...
- 冬奥盛会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
- 用“留声机”让“双奥”记忆永恒——导演沈晨
13日晚,在天籁般的《雪花》歌声中,“北京2022”字样的焰火点亮国家体育场“鸟巢”夜...
- 北京冬奥会,留给未来的宝贵财富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圆满落幕,这一举世瞩目的盛会所具有的多维度意义开始展现出越来越清...
- 隋文静/韩聪夺冠 中国九金升至第三
掌声四起,热泪横流,隋文静/韩聪在19日的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力挫强敌、...
- 隋文静/韩聪:跨越0.43分鸿沟 跨过那条忧伤的
从四年前以0.43分之差错失平昌冬奥会金牌,到19日晚以0.63分的微弱优势险胜俄罗斯组合...
- “国际奥委会祝你520快乐,礼物收货方式请选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