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题:潮涌中部满眼春——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谱写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 刘菁、杨玉华、王菲 潮涌中部千帆竞,奋楫争先正当时。 中部腹地,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中部地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崛起,谱写出创新驱动、区域协同、绿色崛起的新篇章。 自主创新引领发展新格局 中部地区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汇聚着全国1/10的土地和近1/3的人口。从单个省份来看,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每个省份各有独特的资源特色和发展潜质。 在新发展阶段,中部地区如何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中部六省,强调科技创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重要意义,为中部地区谋新篇、开新局指引方向。
工人在位于安徽合肥的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忙碌(2020年3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考察中国科技大学时指出,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当时我在中科大读博,总书记说的一字一句,至今刻在我脑海里,鼓舞着我们加快创新。”“90后”中科大博士方余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然激动。现在他已是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骨干。
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在进行集成联调测试(2020年1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在这家年轻的量子科技公司里,中科大一帮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博士,怀揣“科技报国”雄心,从十几个人、不到一百平方米的办公室起步,进军量子科技产业的“无人区”。 在2019年召开的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在湖北,他提出“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在江西,他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命根子”;在安徽,他鼓励“要对标世界一流,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在湖南,他强调“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高瞻远瞩,殷切期待,激荡起中部地区创新发展的澎湃动力。 “九章”量子计算机、“人造太阳”、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中部地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能日益强劲。
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光纤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对光纤进行检测(2016年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你现在看到的,就是光纤光缆行业最核心的光棒制造。”在位于武汉的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的光纤预制棒PCVD工艺车间,一根管道正在封闭的轨道上来回穿梭。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去那种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行不通了,必须依靠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庄丹说:“如今,我们的光棒直径已达23厘米,单棒拉纤可达1万公里。中国光纤在国际市场上有了一席之地。” 科技创新蓄积起喷薄而出的发展势能。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区经济总量达到11.8万亿元,为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区域协同增添发展新引擎 在中部腹地,长江、黄河一路奔涌,孕育厚重的中华文明。迈向新时代,区域一体化加速重塑中部新格局:在长江中游,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大南昌都市圈鼎足而立;黄河沿岸,郑州都市圈、山西中部城市群形成“掎角之势”;东部,安徽承东启西,加速融入长三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国“一盘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九大科学装置、九大创新中心、两大万亿产业集群……在今天的湖北东部,一条由中国光谷出发,连接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咸宁五个城市,沿长江经济带延展的科创大走廊正在加速建成。
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观众在江西省展区参观(2019年5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2020年,年产6000万片触摸屏及液晶显示模组的万年联创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投产。项目虽地处江西上饶市万年县,却关联“南昌光谷”。“大南昌都市圈”推动“跨城产业溢出”,成为拉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火车头”,创造了江西全省约50%的GDP。
工作人员在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的中车株机城轨事业部总成车间工作(2020年4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十四五”开局之年,湖南省将实施长株潭一体化战略作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成立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了规划同图、设施同网、三市同城、市场同治等“十同”任务清单。
这是2020年6月17日拍摄的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后的湖南株洲市清水塘部分城区新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湘东 摄) 一个个城市群、都市圈,恰似一个个区域经济“发动机”。据初步统计,仅位于中部地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70000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 加料、测温、取样……中国宝武马钢集团智能化生产车间里,300吨转炉启动“一键炼钢”。17.5分钟,一炉优质钢水“新鲜出炉”。
在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的中国宝武马钢集团热电南区充气膜全封闭煤场内,机械设备在作业(2020年12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力 摄 “希望你们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特别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能够把握机遇、顺势而上,和长三角有机衔接,进一步发展壮大。”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国宝武马钢集团优质合金棒材车间,冒着高温察看生产运行情况。 亲切的关怀,激励着企业不断奋进超越。当年,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实现了“亿吨宝武”的历史性跨越,印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区域合作的巨大潜力。 中国宝武马钢集团董事长丁毅说:“我们将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顺势而上,力争‘十四五’末实现4000万吨钢配套生产规模、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 中部地区崛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多个区域发展战略叠加,为中部地区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集聚配置资源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的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工作人员在搬运蔬菜(2021年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天还没有亮,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里的水果经销商陈娜就忙了起来:“平均每天从我这里发出的水果约10万斤,销往附近几个省份和海外市场。” 2小时高铁圈、2小时航空圈,中原腹地河南“陆、空、网、海”路路畅通,“买卖全球”加速。 如今的中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加强合作,基础设施加快联通,产业合作稳步推进,民生公共服务逐步共享,区域协同发展美好蓝图正加快变为现实。 绿色崛起描绘美丽新中部 2019年5月21日,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强化环境建设和治理,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 中部六省水道纵横、山峦叠翠,属于中国的“生态重地”。实现中部地区绿色高质量崛起,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萦绕于心、谋划于胸。 走进山西右玉县,一列列整齐排列的树木,宛如一幅幅壮观画卷。70多年前,这里曾被外国专家断言“不适宜人类居住”。
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公司,工人在操控宽幅精密带钢箔材的加工设备(2020年7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次对“右玉精神”作出批示指示。2020年考察山西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这是2016年5月18日拍摄的长江九江段沿岸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如今,绿色已成了右玉最厚重的“底色”。
渔政执法船队从长江武汉段江面驶过(2020年12月31日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于2021年1月1日0时起正式进入“十年禁渔期”。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开展生态修复和补偿、推行河(湖)长制、出台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一项项制度体系构筑中部绿色崛起的长效机制;建设河流生态廊道、探索排污权和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推进绿色低碳示范区建设……一个个创新举措倍增中部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
这是2019年12月9日拍摄的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张河村仁和康源软籽石榴基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从田间穿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资源保护”,“要把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划出硬杠杠,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守好这一库碧水”。 “有水不养鱼,有山不放牧,有矿不开发。”在河南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张河村,南水北调总干渠穿村而过。村党支部书记张家祥说,为了守护一渠清水,村里取缔了水产养殖,在干渠沿线造林推进以绿护水,同时也换来了软籽石榴这个绿色富民产业。 绿水青山之间,越来越多这样的转型发展。曾在巢湖以捕鱼为生的于玉能如今有了新职业:护水员,负责巢湖蓝藻打捞。
这是2019年11月22日拍摄的安徽巢湖边一处鸟类翔集的湿地。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市肥东县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巢湖大堤罗家疃段考察时说,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巢湖生态保护。我每天干的活,就是让水更干净,让八百里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于玉能说。
江豚在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镇江阁外逐浪嬉戏(2020年8月3日摄)。新华社发(雷勇 摄) 长江三峡青山叠翠、江水碧绿;鄱阳洞庭两湖候鸟翩跹、烟波浩渺;淮河沿岸生物多样、湿地见长……在美丽中国的版图上,中部地区的“颜值”不断提升,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参与记者:余贤红、刘良恒、侯文坤、牛少杰、王劲玉)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谱写新篇章
时间:2021-10-27 10:42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 刘菁、杨玉华、 点击:
次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丨潮涌中部满眼春——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谱写新篇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 继承孙中山先生革命精神为民族复兴努力奋斗
- 下一篇:为水管穿“棉衣”厕所挂“暖气”叫好!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一桥承古今
一座桥,在广东潮州家喻户晓,“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遭”。 ...
- 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公路民航持续向好
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显示,7月5日,国家铁路货运继...
-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
四部系统记述习近平同志地方工作经历图书出版发行。...
- 潮涌江淮风帆劲——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安徽篇
巍巍大别山,红色精神传承不息;滔滔江淮水,激荡强劲发展脉动。...
- 《足迹》第4集:沼气过秦岭
在历史上沼气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发挥过很大作用。 ...
- 唐山:让“防空”落地 助力基层治理
2022年,全市计划再新建人防规范化社区53个。目前,基础性的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稳步...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一桥承古今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