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 做好服务群众的“加减法”

时间:2021-10-19 11:36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张航 点击:
多接地气、少些娇气,做深入群众的贴心人。要想了解群众,首先要接近群众。
       近日,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强调广大党员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服务群众必须转变观念、身入心至,做好“加减法”,让群众的烦心事更少、获得感更足。
      多接地气、少些娇气,做深入群众的贴心人。要想了解群众,首先要接近群众。基层干部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当“空调干部”,要“脚上带泥”,经常走进群众家里、走上田间地头,主动与群众交朋友,去看一看群众吃些什么、忙的什么,听一听群众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不满,摸清群众想法,加深同群众的感情,与群众打成一片。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不会把你当外人。要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在具体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立场和角度分析判断问题,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不能马上解决的要做好政策解释、情况说明,用真心真情换取群众的信心信任。
      多存大气、少些小气,做理解群众的知心人。进入新时代,群众工作出现了新变化,群众利益诉求更为复杂多样,不仅希望能解决现实利益问题,也希望自己感情得到尊重、情绪得到理解。在与群众交往时,要听得进“刺耳音”,吃得下“闭门羹”,受得了委屈,不能因为群众一时的“不理解”和抱怨,就有情绪、发脾气,不管群众能否接受,就急于压制群众意见,简单使用强制手段压服,既没有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还会失去民心。要转变思想观念,多用商量式的语气,多用“方言”“土话”与群众交流,借助音频、视频、微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宣讲政策,让群众听得懂、更听得进。要站稳群众立场,抱着“以情化怨”的态度,持之以恒、想方设法把思想工作做通、把心理疙瘩解开,在化解纠纷中深化“鱼水之情”。
      多长才气、少些脾气,做服务群众的暖心人。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立志做官还是做事,不同的境界干事的成效截然不同,对待群众的态度也会产生天壤之别。抱着做“官”的心态做事,动机不纯、思想不良自然导致行动走形变样、态度不冷不热;以“造福一方”的心态做事,扎根基层、亲近群众,才能挡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干得成实事。要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拜群众为师,向实践学习,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多谋科学发展、富民强基的方略,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干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把群众感受最深、反应最强烈的问题解决好,在真刀真枪中练就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真正做到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