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 题:“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权威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新华社记者刘夏村、邹多为、周圆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如何看待未来中国经济走势?各类政策如何更好协调发力?怎样纲举目张做好明年经济工作?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多位权威专家结合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明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说,尽管今年经济增长与年初的预期目标存在差距,但其他多项指标较好完成,一些面向未来的结构性指标更有突出表现。预计全年经济总量将超过120万亿元,脱贫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国家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展望2023年,韩文秀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资源要素条件可支撑。“明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他进一步分析道,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将给经济恢复发展带来重大积极影响;基数效应也将对明年经济数据形成一定支撑。 他表示,从一个完整过程看,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将产生类似“J曲线效应”,即短期会对经济运行造成扰动,但全年是重大利好,预计明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会加快恢复,经济活力会加速释放。“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说,2020至2021年,居民消费平均实际增长率仅为4.4%,主要是受到疫情冲击的影响。居民消费亟待恢复,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 “明年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同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有利于恢复消费,扩大内需,从而有利于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宁吉喆说,相信在着力扩大内需等各项政策的作用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明年我国经济一定会迎来整体好转。 各类政策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分析,加力主要体现在: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专项债券、调度资金等,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合理安排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提效主要体现在:完善减税退税降费政策;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与撬动作用;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持续创新和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注重加强与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协调配合。 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简单概括就是总量要够、结构要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说,总量要够,就是货币政策力度不能小于今年,需要的话还要进一步加力。既包括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也包括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价格维持合理弹性,不大起大落。结构要准,就是要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要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 更好统筹各类政策,要坚持系统观念和实践标准。韩文秀表示,各方面都要增强全局观,加强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及时发现和调整政策执行的偏差,清理和废止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 纲举目张抓好重点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位列各项工作之首。 宁吉喆表示,着力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运行全面好转的当务之急。针对总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积极恢复接触型、聚集型、流动型消费,巩固和恢复吃穿用等基本消费,培育和扩大线上线下结合、“互联网+”、绿色低碳等新型消费。 会议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部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明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科技创新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会议指出,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前几年曾经出现过民营经济退场论,近一段时间也曾出现一些不正确的议论,对‘两个毫不动摇’,党和政府的态度是鲜明的,立场是坚定的。”韩文秀说,“我们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韩文秀表示,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要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恪守契约精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会议对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作出部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认为,扎实做好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首先是要牢牢抓住改善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深化国内相关领域的改革。 谈及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韩文秀表示,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是重中之重。“房地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对经济而言既是动力源,也是风险源。” 刘国强表示,在不偏离“房住不炒”定位之下,要以稳民生为落脚点,以稳市场主体为重要抓手,优化金融监管制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韩文秀表示,我们要坚定信心,奋力拼搏,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时间:2022-12-20 10:10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刘夏村、邹多为、 点击:
次
——权威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4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4%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月30日发布数据,4月份,中国制造业...
- “春日经济”激活消费市场潜力
多地文旅市场迎来春日热潮,赏花打卡、骑行露营成为游客时兴选择,茶园品茗、菜园尝鲜...
- 财政如何支持高质量发展?蓝佛安介绍五方面重
此次年会的举行,正值中国全国两会结束不久。中国持续发展的动能与前景、中国宏观政策...
- 31省份亮出全年经济成绩单 各省份全部实现正
近期,全国31个省区市相继发布2023年经济成绩单,并公布新一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
- 政策打出“组合拳” 金融支持房地产再加码
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近期再加码。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
- 新闻分析:怎样看待中国引资态势?
商务部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
- 4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4%
- 中央文献网
- 中欧协经文委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一带一路经委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