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届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2023年7月3日) 习近平 今天我们召开二十届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做好新一届中央编委工作 机构编制是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工作,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机构编制工作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展开,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调整优化各级编委领导体制和编办管理体制,从根本上加强党中央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不断健全党对重大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推动党的全面领导有力落实;持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动机构职能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的专项体制改革,进一步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有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推进机构编制法治建设,进一步提升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实践证明,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编委履行职能是到位的,工作是有力、有效的,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科学性、严肃性不断增强。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规律性认识,这就是必须坚持党中央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必须坚持把机构改革作为重点,必须坚持“瘦身”和“健身”相结合,必须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必须坚持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这些经验要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等在主席台上。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中央编委担负着加强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建设、深化机构改革、优化党的执政资源配置的重要职责使命。机构编制工作方针政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重要体制机制调整、机构编制重大事项,都要由中央编委来把关。中央编委成员要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履好职、尽好责。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3点。 一是坚持党中央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要深刻把握机构编制工作的鲜明政治属性,坚决落实党中央对机构编制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要求,机构编制和机构改革重大事项必须报党中央批准。 二是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主题主线。无论是推进机构改革,还是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首先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是否有利于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是否有利于提升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坚持不懈从领导体制、机构职责、资源配置、运行机制上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11月28日下午,习近平在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参观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 新华社记者 王晔/摄 三是坚持把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机构职能体系和体制机制作为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中心任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要紧紧围绕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和短板弱项,围绕推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持续健全党对重大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加强党政机构科学设置和职能优化配置、提高部门履职尽责能力、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等方面,研究提出完善机构职能体系、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的办法措施,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机构编制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机构编制工作重大成就和实践经验,坚持守正创新,突出问题导向,着眼事关大局、牵一发动全身的领导体制、机构设置、体制机制等,进行系统思考、顶层设计、科学谋划,研究制定工作指导意见和具体工作方案。 第二,把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党的二十大作出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部署,机构编制工作要从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上全力做好支撑保障。要服务保障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从机构编制上给予倾斜保障,还要通过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突出问题,构建更加高效的组织体系和运行管理体系,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推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部位的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要服务保障民生领域建设。重视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问题。巩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标成果,充实加强并稳定村医队伍。要加大事业单位改革力度,优化布局结构,盘活现有资源,把精减下来的事业编制用到民生急需上。 第三,树立机构编制工作鲜明基层导向。要持续优化乡镇(街道)机构设置。突出基层党的建设、平安法治、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等主要职能,符合基层实际情况和基层事务特点,统筹设置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真正做到简约高效便民。要继续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也能有效承接的权责事项依法赋予乡镇(街道),同步下放相关资源,持续下沉人员编制,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要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着力破除基层机构编制类别、人员身份、激励保障等方面的障碍,形成吸引聚集各类人才在基层干事创业的良好政策导向和制度环境。 第四,坚持科学规范从严管理。要严控总量。我国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总量要控制在合理、可持续的范围内。要强化《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等法规制度的刚性约束。要稳妥有序规范编外用人管理。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机构编制工作不仅要算数字账、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长远账,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精准投放到关系民生福祉、强基固本的薄弱环节。这次机构改革精减下来的编制,要统筹用好,加强重点领域、重要工作,最大化发挥使用效益。同时,要在完成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编制工作基础上,对部门核心职能履行情况进行科学分析评估,针对突出问题研究提出改进完善的措施,确保这些职能配置科学规范,不挂空挡、高效顺畅运行。
2023年5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这是10日上午,习近平在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考察。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二、做好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工作 做好机构改革工作是中央编委的重要职责。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全面部署,要稳妥有序抓好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各项任务的落地落实。 要精心组织实施好中央层面的机构改革。近段时间以来,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新组建部门陆续挂牌、班子逐步到位,转隶组建、制定修订部门“三定”规定等工作有序开展,部门间基本协调达成一致,精减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编制任务已经完成,各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下一步,要抓好“三定”这个中心环节,把职责研究准、边界划清楚、责任定明确。要科学设置内设机构,从严控制新组建和职责调整部门的机构、编制和职数。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完成中央层面改革任务。 要高度重视并做好地方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地方机构改革要与中央层面改革统筹衔接,压茬扎实推进。调整优化地方金融、科技、社会工作、农业农村、数据管理、老龄工作等领域职能机构,以及精简规范议事协调机构设置等,都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要求在地方落实的事项,要不折不扣认真落实。需要强调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建金融委及其办公室、金融工委,要在地方现有金融工作机构基础上统筹设置,就是一个机构,主要是抓监管和风险处置,加强金融机构党建工作。关于科技部门职责机构调整,地方情况与中央不同,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也不一样。中央成立科技委主要是统筹各方面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省一级不一样,市、县更不一样,不同地区之间情况也千差万别,不一定完全与中央层面对应。科技管理职责该集中的还要适当集中,不能把有限的科技资源“撒胡椒面”。市、县科技机构总体要加强,并保持相对稳定。地方反映,议事协调机构过多。这个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地方机构改革指导文件稿对地方反映突出、需要结合机构改革统筹推进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配置人员编制和落实领导职数管理要求等作出部署,要指导各地结合实际抓好贯彻执行。要按照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压实政府部门执法主体责任,能由机关执法的不另设执法队伍,减少、归并现有执法队伍,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 需要强调的是,做好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工作,必须以铁的纪律保驾护航。必须严格遵守党中央关于机构改革的纪律要求,各级涉改革部门严禁突击进人、突击提拔和调整交流干部、突击评定专业技术职称。要严格请示报告制度,重大改革事项必须报党中央同意。改革要服从党中央决定,必须令行禁止。 多年来,各级编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推动了机构编制事业的发展。要继续强化政治机关建设,扎实抓好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谋实招、求实效,当好编委的参谋助手。要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专业能力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的高素质专业化机构编制干部队伍。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工作,各级组织部门要认真落实归口管理要求,充分发挥党管机构编制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编委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做好机构编制工作。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3-12-15 22:54来源:新华网 作者:未知 点击:
次
机构编制是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工作,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科技赋能,共享美好——写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
小小“黑科技”,让家里变了样,也让生活有了幸福的模样。王同学如今的生活日常是我国...
- 全国助残日,走进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这份“春天
从明确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要求“高度重视”;到叮嘱医护...
- 总书记这样指导旅游强国建设
“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
- 坚定走好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引领旅游强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
- 科技赋能,共享美好——写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
- 中央文献网
- 中欧协经文委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一带一路经委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