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市县巡礼>科教文卫>

新闻“打假”维护媒体公信

时间:2011-09-27 19:43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本报讯 (记者 孙云)《新闻记者》杂志十年前“无心插柳”的一次偶然之作“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杂志品牌活动。这个“故事”的背后,是国内新闻失实问题日趋严重的现实。今天,市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市记协、文新联合报业集团联合主

本报讯 (记者 孙云)《新闻记者》杂志十年前“无心插柳”的一次偶然之作“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杂志品牌活动。这个“故事”的背后,是国内新闻失实问题日趋严重的现实。今天2011年国内重大新闻,市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市记协、文新联合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维护新闻真实性国内重大新闻,增强媒体公信力”主题论坛。

《新闻记者》杂志原主编吕怡然回顾说,2001年末,有感于虚假新闻报道增多之势国际新闻,《新闻记者》策划出“十大假新闻”专题,例如“最富想象力的假新闻上海将建300层、容10万人的摩天大楼”“最匪夷所思的假新闻错位夫君夜换娇妻30年”“最能满足国人虚荣心的假新闻中国少女改写牛津大学800年校史”等。当时并没做长期打算,编者按结尾这样写道:“但愿这次评选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谁知,这个评选后来欲罢不能。

“年度十大假新闻”影响很大,不仅被广泛转载,更引起新闻从业人员的主动反思,中宣部多次发出阅评表示肯定,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十大假新闻”进行核查,多次发出通报。然而,也有一些被点名的媒体和采编人员不闭门思过,反而兴师问罪,甚至起诉杂志社,要求为刊发虚假新闻照片被曝光一事赔偿50万元,弥补其“名誉损害”。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等与会专家分析认为,虚假新闻的生存土壤主要包括三个要素:记者编辑轻视和忽略新闻真实性原则,工作浮躁浮夸,在互联网和通讯条件空前发达的情况下,想当然、拍脑袋、闭门造车越来越多;媒体的领导者对新闻真实性原则掉以轻心中国评论网,对采编人员疏于教育,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惜损伤真实性和公信力;尚未建立起刚性的、长效的追查、问责、监管、惩戒机制。大家希望,通过“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和全国范围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遏制虚假新闻泛滥势头,建立健全即时追查、有效问责、强化监管、坚决惩戒的长效机制。

作者:孙云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