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综合>理论>

弛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

时间:2017-12-12 17:50来源:中评网 作者:陈石 点击:
党员领导干部要求真务实,办实事,求实效,缓民忧,解民困,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着力于积极解决基层群众实际中的问题和困难;要经得起党和人民的考验,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努力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同人民群众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开启了我党新一轮的作风整治工作,打开了全国作风建设工作的新局面,一正大江南北的不实之风。时过五年,“不敢”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的堤坝正在构筑。
      过去五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屡屡重拳出击,“痼疾用重药,响鼓用重锤”,可谓是下足了工夫,从“打铁还要自身硬”的掷地有声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庄严宣告,从“八项规定”新风拂面到“四风”涤荡,一边扎牢制度篱笆,一边剑指沉疴顽疾,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效显著,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同。
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要清醒看到,“四风”问题反弹回潮隐患仍然存在,“不敢”的问题虽已初步解决,但“不想”的自觉尚未普遍形成;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虽已初步刹住,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解决    起来难度还比较大;存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当口号,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式对待中央决策部署,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等现象。不谋实招想花招、不干实事耍特权,这些不良风气,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
      此时正值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五周年的时间节点,身处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同时也站上了作风建设的历史新起点。十九大后,我们应当进一步充满自信与豪情,压实责任与担当,继续保持“中央八项规定”这张亮丽名片,用“咬定青山”的恒心与韧劲,换来“清气满乾坤”。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在路上,意味着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没有休止符,意味着作风建设将贯穿我党成长的始终,意味着我们党会拿出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持续将作风建设抓下去。铁面执纪,严肃问责,要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誓要扑灭“四风”问题的每一簇苗头。
     党员领导干部要求真务实,办实事,求实效,缓民忧,解民困,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着力于积极解决基层群众实际中的问题和困难;要经得起党和人民的考验,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努力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同人民群众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持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持续注入动力。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