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10万年前的一个清晨,在水草丰美的山东腹地,智人挥动“象牙铲”等工具开始了一天的活动;远处,仿佛还能听到古菱齿象、野马等的嘶鸣……遥远而神秘的远古人类生活图景,随着考古工作持续推进,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日前在北京揭晓,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跋山遗址群是对以山东省沂水县跋山遗址为中心的8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总称,其发现和研究已初步构建起沂河上游区域距今10万年至1万年的考古文化序列。 “跋山遗址群能够脱颖而出,我们感到非常振奋!”项目负责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李罡说。
跋山遗址地貌航拍。 这一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始于2020年7月。当时,由于多日降雨,位于沂水县沂河干流上的跋山水库开闸泄洪,一根象牙意外从沂河岸边被冲刷出来。这历经沧桑的巨物引起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的重视,工作人员随后联系上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到了现场,我们发现地层里除象牙外,还有人类使用的石器。”李罡说,来到现场,结合地形特点,他立马凭经验判断出这是一处很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沂河一般在每年7月初进入汛期,2021年4月,考古队开展对跋山遗址的抢救性发掘工作。 经过连续3个年度的发掘工作,跋山遗址发掘面积225平方米,出土、采集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动物骨骼1万余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下文化层集中出土8具古菱齿象下颌及部分骨牙角制品。
2021年5月12日,项目负责人李罡(右)在清理出土的象牙质铲形器。
象牙质铲形器。 对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象牙铲”发掘过程,李罡记忆犹新。2021年5月12日,一名考古队员正在清理跋山遗址一处探沟的下文化层,突然大声呼喊。“文化层中出现了一根象的门齿和一段臼齿。”李罡说。这根门齿较粗的一端横断面看起来平齐规整,像被人工打磨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断面上的划痕排列呈现出一定规律,意味着这是人类使用过的工具。 后经证实,这件形体硕大、人工打制痕迹明显的象牙质铲形器,为国内首次发现,其所在地层测定为约距今10万年。 水门遗址、水泉峪遗址、沂河头遗址……考古队以跋山遗址为中心扩大调查范围,陆续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以及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遗址80余处,组成庞大的遗址群。从旧石器技术的发展过程来看,可分为4期,前3期以石核—石片技术的发展为标志,第4期则体现出以船形细石核为代表的技术特点,技术传统承前启后,发生了明显的提升。
跋山遗址群地层出土部分石制品四期文化图。 “跋山遗址群中以脉石英为原料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经过与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同时期相关遗物文化特点的比对,发现具有一致性。”李罡说。 “跋山遗址群的发现和不断扩充,进一步拓展了山东史前遗存的分布范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说,“近5万件石制品与动物化石,揭示了晚更新世华北、华中乃至华南地区旧石器文化传统的一致性,说明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长期连续发展的特点早在旧石器时代便已显现。” 目前,跋山遗址群周围已实施保护围堰加固建设与泄洪道拓宽工程。在多方合力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建成国内第一个旧石器遗址室内考古大型方舱,并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孙波说,发掘和系统调查工作将持续进行,不断提高对跋山遗址群的研究、阐释和利用水平。 记者:张昕怡 编辑:贾真、吴梦桐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泄洪后,这里发现一件距今10万年的“象牙铲”
时间:2024-03-24 18:19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张昕怡 点击:
次
大约10万年前的一个清晨,在水草丰美的山东腹地,智人挥动“象牙铲”等工具开始了一天的活动;远处,仿佛还能听到古菱齿象、野马等的嘶鸣……遥远而神秘的远古人类生活图景,随着考古工作持续推进,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何以中国丨考古“挖”出的曾国,是个什么国?
- 下一篇:没有了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泄洪后,这里发现一件距今10万年的“象牙铲”
大约10万年前的一个清晨,在水草丰美的山东腹地,智人挥动“象牙铲”等工具开始了一...
- 我国南海发现两处古代沉船 沉船水下永久测绘
国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21日在海南三亚发布我国深海考古工作近期取得的重大进展...
- 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打捞出水
采用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 我国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
- 解读中华文明基因的古老密码——殷墟考古成果
作为甲骨文的发现地,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
- 数千栋“坚挺别墅”野蛮侵蚀济南泉域保护区
多年拆违岿然不动 数千栋“坚挺别墅”野蛮侵蚀济南泉域保护区 ...
- 西藏当雄墓地出土石质黑白围棋子
这一吐蕃时期的墓地出土石质黑白围棋子、漆器残片、纺织物等,表现出与中原文化的密切...
- 泄洪后,这里发现一件距今10万年的“象牙铲”
- 中央文献网
- 中欧协经文委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一带一路经委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