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文化”不可取,劳动权益得维护

时间:2023-04-06 14:44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劳动权益始终是民生大事。清明节当天,疑似“中国电科员工怒怼领导清明节强制安排加班”的相关聊
     劳动权益始终是民生大事。清明节当天,疑似“中国电科员工怒怼领导清明节强制安排加班”的相关聊天记录在网络上传播。中国电科也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和澄清,“员工痛批强制加班”非其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和员工。其实,无论此事件所属哪家公司的成员单位和员工,背后难以掩盖众矢之的、人人喊打的“加班文化”,也让如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讨论的视野。
    劳动者最美,美不在“加班文化”。为何谈到“加班”,总有不少人感到莫名不安,甚至强烈“反胃”,这其中有与形式主义、摸鱼式加班、盯人式加班分不开。明明正常工作时间可以完成的工作,偏偏为了讨好领导、曲意逢迎等带来不必要的加班,让劳动者陷入了务虚泥淖,在无谓的事物上消耗精力和时间。此外,强制加班本身就侵犯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也给劳动者身体和精神带来了焦虑、造成负面影响。“加班文化”广受诟病,也正是于价值创造毫无裨益,只是为了某种官僚主义作风“埋单”,最终消磨了劳动者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加班”加不来效益,改善经营、技术创新等为上策。公众较为熟悉的“996”“007”等少数企业提倡的工作模式,无非还是“加班文化”的套路,鼓吹靠无限制的时间投入来获取所谓的“企业发展”,如此“狼性”文化俨然与“人性”合法相悖。企业发展关键在技术、根本在经营,利润不能建立在榨取员工价值上,而应靠过硬技术、健全机制、合法理念、诚信经营等去获取。那些鸡血式的“加班文化”,始终难以持久,不利于企业和劳动者实现双赢。
    以人为本,合法合规才能行稳致远。劳动者与企业是双向选择的关系,“加班文化”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甚至以强制手段压迫员工牺牲个人利益,这样的企业本身就容易“丧失人心”,其经营理念和文化输出必然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脱钩,也就难以让消费者真正满意。在日益竞争复杂和关系多元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市场主体、劳动者等等都是利益共同体,每个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赢得群众基础,方可于竞争着的市场竞技中走出广阔天地。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法律始终是维护世道人心的最后准绳与圭臬。任何肆意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决不容许。相关劳动部门和执法单位要持续关注事件,查明真相、明确责任,若此事件为捏造的谣言,必然要对相关当事人进行严格惩处,让谣言止于“执法”。同时,若此事件存在侵犯劳动者权益的问题,就必须以法律的名义,维护基层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切实让那些试图侵犯劳动者权益的企业得到警示。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
  • 人生要赏心悦目

    寻根问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且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道德品质。我们每个人应该...

  • 让调研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

  • 学生春游,莫负家乡好风光

    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见识、长身体时期,把他们培养成为“四有”新人,不仅需要孜孜...

  • 工作中应重视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耳熟能详的这句通俗易懂的话,告诉了我们细节的重要性。在党员...

  • 雨中祭奠父母的感受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能让别人和子孙后代戳我们的脊梁骨。人...

  • 清明节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寄托哀思、追终慎远的传统节日,敬畏逝者、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