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椰林掩映,黎风苗韵;青山落晖,渔歌唱晚……漫步在海南岛山间海边的一个个村庄,犹如身处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海南全省约80%的土地、60%的户籍人口在农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人居环境、生态治理、产业振兴。一大批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正在成为海南新的“金名片”。
这是海南省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什进村以黎族“船型屋”为原型新改造的村民住房(2016年9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千村竞秀,各美其以前住“船型屋”,如今还是住“船型屋”,差别却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走进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进村,48栋参照黎族传统“船型屋”设计的小楼错落有致,质朴自然的黄墙褐窗上,“甘工鸟”图腾等黎族传统文化符号平添乡情乡韵。 站在鲜花盛开的自家小院里,村民黄红英特别感慨。“槟榔木床石头灶,一根藤上挂衣裳。”10多年前从湖南远嫁至此,来自农村的她,也没见过如此贫困的景象。 “怕家里人担心,嫁过来好久都没告诉他们这里的情况。住进12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后,终于有了底气把娘家人接过来看看。”黄红英腼腆地笑着说。 近年来,什进村整村推进改造,村民从船型茅草房“跨进”船型小楼房,彻底告别“房破路窄、做饭烧柴、吃水靠抬、垃圾乱摆”的苦涩生活。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黎族民俗文化,什进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百花争艳百般姿,村村寨寨不同景。除了少数整村推进的村庄,海南因地制宜,聚焦农民生产生活痛点“开药方”。小尺度、融自然、留乡愁,一抹抹“点睛之笔”催化乡村之美。
这是海南省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进村以黎族“船型屋”为原型新改造的村民住房(2016年9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走进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堑对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田园牧歌如同世外桃源般。村委会副主任胡开君说,以前,这些“山水”却让村民吃尽苦头。 汛期来临时,村里外出唯一的石板桥被淹,上学的娃娃、干活的后生望河兴叹。有产妇临盆乘船渡河,没撑到对岸就生了。随着195米的大桥贯通,乡村公路、生产便道铺就,“一桥两路”让村民出入无虞。 出门水泥路,抬腿上客车。目前海南具备条件的20278个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2560个建制村全部通客车。 “农村建房不高过椰子树”“门前三包”写进村规民约。从盼温饱到盼环保,走进小康的老乡自觉呵护海南生态底色。 可回收垃圾放在家等待统一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投放垃圾桶集中转运;有害垃圾送到村文化室的固定回收点……文昌市湖淡村依靠党员带头,村民踊跃参与,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乡村垃圾分类。 前些年,看到村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外出创业的湖淡村村民云天龙心急如焚。他和村两委一起商议,为村庄环境治理出谋划策、筹措资金、实施垃圾分类。短短三四年,湖淡村摆脱垃圾围村的困境,实现美丽“转身”。 截至2019年,海南建成81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今年将完成建设1000个。“美丽乡村建设范围、惠及面持续扩大,标准也将不断提升。”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赵英杰说。
这是火山脚下的海口市施茶村(4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美丽“变现”,业强民富美丽乡村美在好生态、好风景,也美在岁稔年丰、业强民富的好光景。 石头房,石头墙,石头铺的街和巷……地处火山熔岩地区的海口市施茶村缺水、缺土,以前村民从石头缝里抠出巴掌大的土地种毛薯、地瓜维持生计。 “折腾”20年,村支书洪义乾先后带领村民养鸽子、种蘑菇,最终都“水土不服”。 2015年,洪义乾考察发现种在石头上的金钗石斛效益颇高,适合遍地火山岩的施茶村。村民土地入股,龙头企业出资金、种苗、技术,如今村里石斛产业年产值超过800万元,带动上百名村民就业。 “从种植、深加工到旅游观光‘接二连三’,我们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的‘点石成金’路。”洪义乾说,施茶村下辖8个自然村分别发展起火山玫瑰、富硒黑豆等特色产业,“一村一品,家家分红”不再是梦。 白沙和琼中均地处海南中部生态核心区,因山高路远、贫穷落后曾无奈地被称为“一琼二白”。 从早到晚骑车沿街叫卖,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村村民符琼英以前常为“烫手”毛薯发愁。白沙推广标准化种植结合电商带动,粉糯甘甜的“元门毛薯”名声渐响,客户拓展到省城乃至岛外,价格翻了一番。从几户零散种植到全村种植200多亩、亩产值三四千元,“土疙瘩”成就了这个贫困村的脱贫大产业。
施茶村村民黄风厉在火山石斛园清理杂草(4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近些年,白沙打造全域农业公用品牌“白沙良食”,琼中推出“琼中畜牧”品牌,特色优质农产品畅销全国。“我们这养的山鸡供应保障过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南极科考队队员都吃过哩!”琼中黎母山镇党委书记吴祝江自豪地说。 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美丽资源不断转化为美丽经济。 “过去村里卖几个椰子都难,现在村里有的小卖部一年能卖掉上万个椰子。”谈起村庄之变,三亚市博后村村民、民宿老板谭中仙感慨万千。 几年前,这个落后黎村“楼上住人、楼下养猪”“村里姑娘远嫁外地”。2017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后,凭借紧邻亚龙湾的区位优势,村民纷纷通过自建自营或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开起民宿,迎进游客。今年“五一”假期,博后村全村34家民宿、1000多间客房,平均入住率近90%,远高于同期周边星级酒店群。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45万元。 2019年,海南省休闲农业接待游客1583.38万人次,营业收入30.8亿元;带动农户5.7万户,同比增长20.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真正成为海南美丽乡村的生动注解。
海南省东方市的黎族群众在织黎锦(2013年4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乡愁可寄,振兴可期素有“一方水土三代功名”美誉,海南历史上科举考试功名最高者探花郎张岳崧故里定安县高林村古风浓郁。90%的民居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七纵三横的巷道脉络清晰,村民笑称:“就算探花郎回村,还能沿着石板路找到自己家。” 村庄的历史文化凝结成乡愁,代代传承的生活方式与人文肌理在美丽乡村得以延续。 走进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东方市报白村,民宅墙面绘着双鹿起舞图、农耕图等民族风情画,妇女席地而坐编织黎锦。去年9月,55岁的村民符林早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展示具有3000年历史的黎锦织造技艺。 黎族苗族歌舞队、黎锦传习所、苗绣工作室等在黎村苗寨落地生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美丽乡村更有“精气神”。 仅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为例,目前海南掌握这项技艺的人数约1.3万人,是2009年的13倍;50多所学校开设黎锦技艺课程,先后有近万名学生参与学习。
海南省博鳌镇朝烈村委会大路坡自然村的美丽乡村会客厅(6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返朴还淳、再立新风,共同守护美丽家园。在乐东黎族自治县,丹村的嬗变浓缩着一部文明乡风演变史。“通过负面教训让村民反思,懂得村衰的原因,以免重蹈覆辙……”《丹村志》记述的一段历史警醒后人。 本世纪初,丹村吸毒人员一度达70多人。2010年起,外出乡贤和村民捐款成立教育基金会,鼓励村里娃读书考学,编纂族谱、家训。教育兴村、文化兴村席卷丹村,“书香”驱散“毒魔”,丹村蜕变成“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乡村”。 近乡不再情怯,回得去的故乡有着看得见的未来。 今年5月起,澄迈县慧牛品牌创始人蔡於旭有了新的身份:才存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返乡创业大学生一起在村里开课,为农民、创业者授业解惑,培养乡村振兴新农人。 “一个人能力有限,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更多有乡愁、有抱负的年轻人扎根农村。”蔡於旭说。 近年来,澄迈县先后吸引2900多名大学生返乡创业,拉动创业资金近2亿元,带动就业近5000人。 留住乡愁,留住人才。人们相信,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海南的美丽乡村必将更美、更靓丽。
茶农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五里路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有机茶园采茶(6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这是海南三亚市博后村(6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游客在海南三亚市博后村参观游览(6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茶农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五里路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有机茶园采茶(6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这是海口市施茶村(5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工作人员在施茶村火山石斛园门前工作(4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游客在施茶村游玩(4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海口施茶村火山石斛园内生长在火山岩上的石斛(5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丹村(2018年5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村民在海口施茶村内采摘荔枝(5月16日拍摄)。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这是位于施茶村的一家民宿,建造房屋的砖石是火山石(4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频道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留住乡愁留住美——千村竞秀缀琼州
时间:2020-07-19 11:39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王晖余、罗江 点击:
次
海南全省约80%的土地、60%的户籍人口在农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人居环境、生态治理、产业振兴。一大批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正在成为海南新的“金名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慢城”常山跑出“加速度”
- 下一篇: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长三角的新答卷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海阔潮平正扬帆——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春天的南海之滨,暖风拂面,浪激潮涌。启航近一年的海南自由贸易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
- 福建东山:一座海岛县的绿色实践
闽南漳州的东山县,是全国第六、福建第二大海岛县。20世纪50年代,时任县委书记谷文昌...
- 卫星告诉你,长江经济带是个什么“带”
出雪山,越高原,穿峡谷,奔流上万里,浩浩汤汤的长江,孕育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 国家统计局:2020年10月CPI同比上涨0.5%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5%,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上涨2.2%...
-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浦东高质量发展"满天星
从金融城到科学城 看浦东高质量发展“满天星斗”...
- 昭通之变——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跨越记
云南昭通,地处乌蒙山腹地。它全境96.3%的地域是石漠化严重的山区,大山深处的人们生...
- 海阔潮平正扬帆——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 有 券 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