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出版社转企改制纪实

时间:2011-09-26 19:01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中国绿色时报5月24日报道(记者:尹萍) 2011年2月28日,这是中国林业出版社职工将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出版社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标志着中央部署的转企改制的规定动作全面完成。成立近60年的林业出版老字号彻底从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社内工作人员身份由国家干部

中国绿色时报5月24日报道(记者:尹萍) 2011年2月28日,这是中国林业出版社职工将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出版社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标志着中央部署的转企改制的“规定动作”全面完成。成立近60年的林业出版“老字号”彻底从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社内工作人员身份由国家干部变成企业职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林业出版社只是一个缩影,汹涌澎湃的文化体制改革浪潮正席卷整个出版业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此次转制的148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经营性出版社中,除1家出版社停办退出,其他出版社均核销了事业单位、事业编制,基本完成了清产核资、加入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进行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等转制所必须履行的手续。 改革开放30年来,新闻出版业也曾经历过多次改革,但这次是从未有过的巨变,对每个出版社的影响都是深刻而久远的。回忆起两年前就开始着手进行的转企改制工作,中国林业出版社党委书记柳学军仍难掩激动之情:“我们是国家林业局66家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中,进行破釜沉舟式改革的唯一一个单位,这不是像以前那样简单的机构撤并或单位职能转变,而是一次彻底的、体制性的变革。” 尽管如柳学军所说的,“这是个新生事物,大家心里都没底”。但也都明白“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改早受益,晚改晚受益,不改只有死路一条”。于是,根据中央的部署和国家林业局党组的要求,中国林业出版社于2009年5月开始了转企改制的第一步——研究制订方案,并提出了“牢牢把握政治方向不迷失、国有资产不流失、图书品种不丧失、职工利益不损失”的四项基本原则。 方案制订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从头到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出版社迅速派出工作组,分头到电力、农业、水利等相关相近出版社去学习取经,又召开了多种类型的座谈会:室主任级的、青年的、老干部的、专家型的,集中听取多方面意见、建议,经过反复研讨,方案逐渐清晰起来。 2009年7月,出版社拿出方案初稿。国家林业局党组立即成立了贾治邦局长任组长的转制工作领导小组,在整个转企改制过程中,局领导和各司局始终给予出版社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大力支持。“局党组高度重视,在转企改制的两年中,贾局长来过3次。制订方案时就亲自来过,开完动员会之后,又来给大家鼓鼓劲,叫大家放心,再改也永远与林业分不开,血脉是连在一起的。”出版社办公室主任李海涵回忆道。转制过程中,社党政领导班子能够团结一心,沉着冷静地面对和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北京纪实频道,在广大干部职工中起到了积极的表率作用,使得转制工作取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拥护和支持。 2009年9月,方案上报局转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办公室、计划司、人事司、机关党委、服务局、宣传办,分别征求意见,并做了修改。2010年1月6日,局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所有党组成员、各成员单位一把手全体参加,研究、通过方案并上报中央,2010年3月1日获得中央批复,中国林业出版社成为中央各部门出版社中最早获得批复的一家。 此后,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局转企改制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林业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开始全面启动。 首先是清产核资,这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由局计资司主抓,出版社配合,并聘请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直到2010年9月工作结束。“没想到这么复杂,进行了6个月。这次中央给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说报废书,凡是图书超过5年的可进行报废处理北京纪实高清,这些新政策,计划司和我们都要重新学习。还有出版社的GDP叫码洋,但书库里有1个亿的码洋并不等于就有1亿元人民币,会计事务所甚至财政部的工作人员来审计,光这个就学了半天,到底怎么换算。”本来预计一星期就完成的专项财务审计,最后用了一个半月才完成。这让本来就“摸着石头过河”的柳学军更加担心:“局里要求这项工作绝不能拖中央后腿,我们生怕不能按时完成任务。” “改到深处是产权,改到难处是人员。”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利益关系调整,能否照顾好改革对象的切身利益北京时间,直接决定改革的成败。尤其对每个工作人员个体来说,从事业编制变成企业职工,还不仅仅是身份转变带来的情感上的落差,更有一个实际利益在里面。许多职工担心,改制以后没了依靠,必须自己到市场上找饭吃,收入会不会减少?养老、医疗等福利会不会变差?这些都是很实际的、也是改革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柳学军心里很清楚:“改革当中最怕一不稳定,二耽误发展,如果发生这两种情况就失去了改革的目的。”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此类情况发生,首先必须将改革当中中央所能提供的所有优惠政策争取到、落到实处:“现在可以说,我们出版社170多号人该得的优惠政策100%得到了。”柳学军自信地说。也正因如此,中国林业出版社的转企改制工作得以顺利完成:“截至目前,两年改革没任何一个上访闹事,也没有一封上告信。” 中央提供的优惠政策对企业主要是3年内免征所得税,涉及个人的主要是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式加入社保。老人老办法,指退休人员继续享受相当于原事业单位退休金待遇,差额部分由出版社补齐;5年内即将退休的“中人”面临一次性选择,可提前办内退手续,工资差额由国家和出版社按比例负担;更年轻的“新人”则纳入社保按企业职工来对待。“大家留下来的,就要和企业同舟共济。出版社该缴纳的费用一定会缴足,只要企业经营得好,甚至可以多缴,或者以企业年金的方式增加收益,关键看你发展怎么样。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抓好了就能发展上去。”柳学军表示。 为全面激发职工的干劲与活力,在转企改制“规定动作”全面完成后,2011年2月24日至3月31日,中国林业出版社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始尝试“自选动作”——转企改制后的第一次全员聘用工作。此次全员聘用工作以公开、公正、公平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为原则,增加了图书编辑加工中心,把产业开发的职能归入后勤服务中心,进一步细化了部门分工。老中青搭配,使中层干部年龄结构更加合理。整个聘用工作中无一人下岗,大部分职工都按照自己填报的志愿最终聘到了相应岗位,普遍反映良好。 已到出版社工作了26年的温晋可以说是元老了,从4月1日应聘成功后部门组建到今天,他所领导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出版中心刚“满月”不久。谈到这么多年来出版社的发展变化,他深有体会:“1992年之前出版社基本上还是部里给经费做书的形式,之后就开始尝试市场化运作,但只是比较初级的方式,市场运作也只局限于编辑个人。但这次改革却是彻底转变,转企后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作方式和以前不一样了,有了明确的指标,根据完成情况会有相应的奖惩。”温晋的部门平均下来每人每年要上缴28万元的利润。选题当然也会有较大的改变,会更多考虑有市场的主动策划的选题,给社里提供更多可销售的品种,“因为只有市场做好了才会有效益”。 纪亮是这次竞聘上岗位的3名“80后”年轻干部之一,1980年出生的他现在是建筑与家居出版中心的副主任,2003年到社参加工作,曾成功策划过《样板房》和《建筑与家居》等高端图书、画册的制作与销售。他表示,虽然出版社已是企业,而企业赚钱才是硬道理,但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还是应以社会效益为重。 改革后的中国林业出版社呈现出一片团结稳定、工作有序、经济增长、事业发展的崭新景象:“建言献策的多了,加班加点的多了,选题品种上去了中国评论网,生产能力加强了,干部职工人人精神振奋,干劲十足。”柳学军说。 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林业出版社的转企改制是在事业单位全面改革中先走了一步,快走了一步,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此后,作为企业的中国林业出版社还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资本运行机制,逐步发展成为运作规范的现代新闻出版企业,在繁荣生态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出自己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柳学军乐观而不失冷静地指出,目前出版社正以重大出版工程项目为龙头,打造图书品牌,积极争取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资金项目,拓展第三产业,践行“大工程带动大发展”和“一业为主,多业发展”的发展战略,不断探寻新的发展动力。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码洋达到1.3亿,成为有特色有品牌的中等规模出版社。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