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书>新书架>

《杀戮之神》:波兰斯基改走温情路线不过瘾

时间:2011-10-19 05:22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杀戮之神》海报。 娱乐9月2日报道(文/帼杰) 《杀戮之神》全片没有暴力!没有色情!没有恐怖氛围!波兰斯基要走“温情路线”?以前每次看大师的电影,都要揣测不安,硬受着导演毫不吝啬强加的黑暗血腥,没想到受虐成瘾,乍一看这样明显打着“喜剧冷幽默”标签的新作,反

《杀戮之神》海报。

《杀戮之神》海报。

娱乐9月2日报道(文/帼杰) 《杀戮之神》全片没有暴力!没有色情!没有恐怖氛围!波兰斯基要走“温情路线”?以前每次看大师的电影,都要揣测不安,硬受着导演毫不吝啬强加的黑暗血腥,没想到受虐成瘾,乍一看这样明显打着“喜剧冷幽默”标签的新作,反而战战兢兢起来,总怀疑这是阴谋的前戏,结果79分钟看完,虽然全场暴笑乐翻,但还是淡淡遗憾的发现,不再冷酷尖锐的波兰斯基,真是让人不过瘾。

《杀戮》片名很波氏,内容却是两个美国中产家庭的细琐矛盾。两个孩子打架,双方家长见面和解,结果因每个人价值观不同引发口角大战,这是佩雷洛普、迈克尔、兰茜、艾伦四人糟糕而绝望的一天。主要场景只有三个:客厅、厨房、电梯间,和出现过两次的洗手间,如此小的空间,只有波兰斯基这等大师才能调度的如此流畅顺手,并在有限的空间里,用所有可用元素制造完美的戏剧冲突。在驾驭影片上,波兰斯基自信的让人咬牙切齿,不得不服。

其实所谓“温情”,只是针对导演之前的作品而言——尽管《钢琴师》已有温暖人性的渗入,但总还是以冷酷见长。《杀戮》没有场景转换,所有戏剧冲突靠台词和演员表演推动,于是波兰斯基把他天才的暴力表现手段全都融入台词中,这样的“冷暴力”依然有着波氏犀利。语言的交锋中,涉及话题包罗万象网络作家,从家庭教育到人生观、夫妻感情男女关系,但是都逃不脱悲观绝望的方向,话题看似无机的被提起,实则丝丝相扣,与情绪节奏配合的恰到好处,全然不是随便编排的。这里要顺便肯定一下原作,法国新锐女剧作家雅丝米娜·雷札获得托尼奖的的作品《杀戮之神》正是这部电影的原型,将舞台剧搬上银幕不是每个导演都能处理好,但驾驭得当也有极大的优势——剧本台词的扎实功底,而这次威尼斯电影节有多部影片改编自舞台剧(开幕片《3月15日》、大卫·柯南伯格的《危险方法》等),算是一种现象,这是题外。

再回到影片视听上。波兰斯基少见的选用了自然光,室内背景调子也并不突兀,在这种情况下,一大束黄色郁金香就相当抢眼。郁金香的花语有很多解释,但那颜色是忧郁准没错,据说住在这种色调房间里的人会忧郁而偏执,结合凯特最后摔花的镜头,这束郁金香绝不是导演随意为之耽美作家,细心便可发现80后作家,围绕着客厅无论怎么调度,那束浓郁的黄色总是视觉焦点,是情绪高潮处最好的色彩背景。除了客厅,影片中另一个重要的场景是走廊电梯间,波兰斯基在这里两进两出,吊足了观众胃口。熟悉波兰斯基的人从开始就会知道,不到影片结束,他是不会让人走出房间的,而走廊就成了封闭与外界的过渡段,诱惑十足。明知走不出去,每次玄关处的徘徊还是让人紧张万分,这就是导演制造悬念的本事了,80高龄的波兰斯基在这方面已经成了精。

影片视觉上几乎无可挑剔,“听”却是一桩悬案,据说影片原是由阿尔莫多瓦的御用作曲家艾伯托·伊格莱西亚斯创作配乐,后来换成《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和《生命之树》的电影音乐大师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但整部影片实在没有什么配乐,难道大师另有玄机?

《杀戮》尽管不若波兰斯基之前的作品让人受虐过瘾,但依然是大师水准的作品中国评论网,除了导演游刃有余、成竹在胸的调度,更是仰赖了四位主角的精彩演绎。朱迪·福斯特,凯特·温丝莱特,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约翰·C·赖利,根本看看名字就能想象到他们之间的火花四溅。两位男主角性格差异较大,各有千秋,克里斯托弗即使饰演律师也带着些“无耻混蛋”的阴狠。朱迪和凯特有美国中产妇女的共性,表演上难免有飚戏之嫌,朱迪偏执,凯特虚伪,难得二位性格细微处把握的也很好,但愿最佳女主角不要诞生双簧蛋。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