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论网台湾省采编中心北京(主任、记者:陶松林 )报道 第一岛链将不攻自溃,东海问题也不将是问题。然而事与愿违,琉球群岛已经被日本控制了400多年,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提到琉球群岛,大家可能就会想到这里曾经是中国的朝贡国或者藩属国。如果琉球群岛属于中国,那么东海就基本成为了中国的“内海”。 一,中国和琉球的直接关系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文明国家,对于海洋的探索不够,因此对琉球群岛的认识一直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琉球在中国古文献中有多种词语记载,如琉虬、琉求、留仇、流求、琉球等,这些词语显然都是一个词的发音。 因为台湾岛和琉球群岛总体上处于中国大陆的东南一带,因此长期就将台湾岛和琉球群岛搞混。长期以来,历朝历代都认为在东海之上有一些岛屿,这些岛屿就是琉球,但是具体位置还是难以辨别。 ![]() 《隋书·琉求传》记载:琉求国距离建安郡大约5日的航程,其居民处于部落状态,社会比较落后。607年,隋炀帝派遣船队到海上求仙问药,最终到达了琉求国。琉球一词的音第一次出现是隋朝。第二年,隋炀帝派遣军队远征琉求,俘虏了男女数千人而还,此后再也没有交往,《新元史》记载:“流求……历唐、五代,皆与中国绝”。 元朝灭南宋后,又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南宋时期,开始在澎湖列岛设置机构管辖。后来,忽必烈又再次派遣人员到琉球招降,结果依然失败,最终“终元之世,史不再见也”。根据《元史》《新元史》记载:1291年,忽必烈派遣使者到琉球招降,结果遭到拒绝。 ![]() 台湾海峡的澎湖列岛到台湾岛之间有非常强的海流,因此横渡非常困难,大多是九死一生。东吴、隋朝、元朝都曾经对琉球(或者夷洲)有所行动,但是最终都未能将之纳入版图。不仅如此,我们到现在还难以确切搞清楚东吴、隋朝和元朝到达的地方到底是台湾岛还是琉球群岛。 因此,东吴到达的夷洲、隋元到达的琉球,有可能是台湾北部,也有可能是琉球群岛之南部。而古人从福建向东渡海,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海流的影响,船只往往会向东北方向漂流,要么到达台湾岛的北部,要么就到达琉球群岛,反而到达台湾岛南部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中山世谱》的记载也是参照了《隋书》《元史》等中原史书中关于琉球的内容,因此也不完全可信。而根据《中山世谱》等琉球王国史书记载,隋朝和元朝到达的地方就是琉球国,也就是琉球群岛。 ![]() 琉球的语言被分为了南琉球和北琉球两种,其中北琉球语和日语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当然也受到了福建方言的影响;我们从居民上进行分析。琉球群岛的南部和台湾岛的北部在早期都有一定的大陆移民,尤其是福建的移民。南琉球语被视为独立的语言,是南岛语系的一支,而台湾的原住民也属于南岛人。南琉球语同样受到了福建方言的影响。 二,琉球群岛为什么被日本占领的? 该王朝很快又分裂为了山南、中山、山北三国,分别管辖琉球群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被称为“三山时代”。大约在1260年,琉球英祖建立了英祖王朝。 琉球国王接到诏书后,决定对明朝朝贡,于是“琉球始通中国,以开人文维新之基”。此后,琉球一直都向中国朝贡。明朝当时将琉球国称之为“大琉球”,而将台湾岛称之为“小琉球”,都是朱元璋规定的不征之国系列。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使者出使琉球中山国,宣布“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居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对琉球进行了招抚。 ![]() 在和明朝的朝贡贸易中,琉球得到了大量的经济利益,经济也很快发展起来。为什么琉球国愿意向明朝朝贡呢?主要原因是明朝推行了“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政策,只要带着土特产来朝贡,明朝必定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赏赐回赠。 可是不久,山南国尚巴志就不听明朝号令,一统三山,建立了中山尚氏王朝。统一后,尚巴志向明朝朝贡,明朝册封其为琉球国中山王。当时琉球 “三山分立”,兵革不息,明朝不断从中调节。 ![]() 琉球国在和明朝的贸易中赚了不少的钱,这让日本人十分嫉妒。可是不久,日本再次混乱起来,国内的诸侯开始争夺向明朝朝贡的凭证,这场争端甚至蔓延到了中国,爆发了“争贡之役”。最终,明朝禁止和日本进行朝贡贸易,日本一直自视甚高,不愿意对中国称臣纳贡,因此无法参与朝贡贸易。这使得中日之间的走私和海盗贸易迅速兴起。只有在永乐年间,日本爆发了经济危机,日本才开始向明朝朝贡。即使在“隆庆开关”后,也禁止和日本贸易。 17世纪初期,德川幕府为了争夺琉球国的贸易利益,于是特许萨摩藩进攻琉球国。1609年,萨摩藩发动了对琉球国的进攻,琉球国无法抵抗,最终只能投降。日本进入了德川时代。此战后,琉球国被迫签订《掟十五条》,成为了日本的附属国。 ![]() 此后,这种事情和葡萄牙占领马六甲王国,然后冒充马六甲使团和明朝进行贸易的手段是如出一辙。日本就以琉球的名义向明朝朝贡,获得了明朝的大量回赐,变向夺取了琉球的贸易资源。清朝建立后,日本又控制琉球向清朝朝贡,继续获得大量的赏赐。1609年之后的琉球就是“名属中国,实属日本”。 到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推行了“废藩置县”的改革,也就是要废除全国大大小小的藩王,设置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可是,琉球在国际名义上是归属清朝的,日本想要真正废除琉球国,还要试探清朝。而已经被日本控制了200多年的琉球自然也被视为藩王之一,要废除。 ![]() 最终,在经过美国的斡旋后,日本和清朝进行了谈判。当时,中国平定西北的叛乱才进行一半,左宗棠刚收复了陕甘,正准备出兵新疆。而英国、法国又在云南制造事端,清朝在外交上非常被动。1874年,琉球的船只漂到了台湾岛,被当地的土著居民所杀。日本就以此为借口,进攻台湾。为了尽快让日本撤兵,李鸿章于是和日本签订了《北京专约》,使日本获得“保民义举”的名声。 琉球国王眼见地位不保,于是向清朝和西方列强发出了国书,但是清朝自身难保,于是置之不理。1875年,日本就直接下令琉球断绝对清朝朝贡。1879年,琉球被“废藩置县”,琉球国被废除,设置了冲绳县,琉球国正式宣告灭亡。 ![]() 美国知道此事非常难办,于是拟定了《中日分琉条约》,让中国和日本各分一半。1880年,清朝得知后,立即要求日本做出解释,并要求美国来评理。李鸿章见到这个方案后,又提出将琉球分为三部分,北边的奄美给日本,琉球主岛独立,南部的宫古、八重山等岛屿归清朝。日本已经吞并琉球,岂能吐出,于是提出清朝得到宫古、八重山等岛屿,日本得到中琉球和北琉球。 此时,而琉球人也不愿意将国家一分为二,他们反对签订《中日分琉条约》。清朝内部的官员也对瓜分琉球的事情十分不满,认为这有失大国风范。最终清朝为签订相关条约,也没有派兵阻止,此次谈判不果而终。俄国又和清朝关于伊犁的问题不断出现争论,西北局势十分紧张。1895年,清朝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列岛都被割让给了日本琉球问题也就没有讨论的空间了。 三,琉球问题再起波澜到了近代,因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人类进入了海权时代,而中国也逐渐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中认识到了海权的重要性。古代的中国是大陆文明国家,对于海洋和海岛的价值认识不清,也就往往忽视对周边海岛的经营。在民国时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台湾岛和琉球群岛的战略价值,并多次提出“收复”。1938年,蒋介石在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自明治以来,日本早就有一贯的大陆侵略计划。过去甲午之战,他侵占我们的台湾和琉球……”。1943年,蒋介石又发表《中国之命运》一书,提出”也就是从蒋介石开始,中国最高领导人就开始在公开提出收复琉球。“以国际之需要而论上述完整山河系统,如有一个区域受异族之占据,则全民族、全国家即失去天然之屏障,河、淮、江、汉之间,无一处可以作巩固之边防,所以琉球、台湾澎湖、东北、内外蒙古、新疆、西藏,无一处不是保卫民族生存之要塞,这些地方之割裂,即为中国国防之撤除。 ![]() 1943年,中美英三国召开了开罗会议,会后公布《开罗宣言》,”但是这些宣言并没有明确提及琉球群岛的主权归属,这为后来日本重占琉球埋下了后患。其中规定“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赶出境”。1945年,中美英三国又公布了《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可以领有之小岛在内。 ![]() 二战后,琉球群岛被美国实际占领。”并通过了《对日和约建议案》,其中建议“开罗会议规定日本领土以外之各岛应适用托管制,琉球应托中国管理。”但当时国内矛盾重重,1947年,国民政府外交部提出“琉球与我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关系,仍应归属中国。使得外交谈判没有成功。 而国民政府倒台后,最终确立了美国对琉球群岛的托管,“美国将有权对此等岛屿之领土及其居民,包括其领海,行使一切行政、立法、与司法权力。美国在东亚的政策迅速转为扶持日本对付中国。1951年,旧金山大会举行,”,而台湾国民政府对琉球的希望也正式落空。 原本美国也表示“对于日本收回琉球群岛的任何部分的活动都坚持不支持。1970年,美日正式签订《冲绳返还协定》,美国正式将琉球转交给了日本。”可到了1953年年底,美国就和日本签订了条约,决定将琉球群岛交给日本管理。1963年,美国又公开表示要将琉球群岛交给日本,并承认日本对琉球的主权。 当时,苏联在全球进行了军事扩张,苏联成为了中国和美国最大的对手,中美开始合作。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第二年,尼克松总统又亲自访华,随后两国发布了《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开始从台湾撤兵。关于此事,中国当时并没有多大的反应。我们只需要了解那两年的大事件,就基本能够分析当时的具体情况了。 长期以来,大陆方面也没有明确对琉球主权发表意见。最近,秦刚外长又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在全国引起了热议,直到2013年,《人民日报》发表了《琉球归属可以再议了》,也就是开始在琉球问题上提出看法。原因是2013年发生了钓鱼岛事件,《人民日报》以琉球问题对日本方面施压。这应该是最近台海局势升级让琉球问题成为了焦点,也是警告日本别掺和台海问题。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琉球群岛在一篇文章中了解琉球问题的来龙去脉
时间:2023-09-04 15:42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未知 点击:
次
第一岛链将不攻自溃,东海问题也不将是问题。然而事与愿违,琉球群岛已经被日本控制了400多年,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提到琉球群岛,大家可能就会想到这里曾经是中国的朝贡国或者藩属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琉球至今依然保留着的中华文化
- 下一篇: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繁荣的未来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繁荣的未来
——习近平主席服贸会视频致辞提振发展信心。...
- 琉球群岛在一篇文章中了解琉球问题的来龙去脉
第一岛链将不攻自溃,东海问题也不将是问题。然而事与愿违,琉球群岛已经被日本控制了...
- 琉球至今依然保留着的中华文化
琉球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一个藩属国,两个地区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联系。自古...
- 重点领域利好频释 服贸会彰显中国市场“强引
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正在北京进行。以“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
- 2023欧亚经济论坛将拓展多领域交流合作
论坛将继续拓展中国与欧亚各国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发挥公共外交、政策协调、投资促进和...
- 海关总署:扛稳守国门促发展重任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丨海关总署:扛稳守国门促发展重任 以更大作为推动主...
- 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繁荣的未来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