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秋季6个节气中的第1个,在每年公历8月7日前后,太阳黄经135°,斗指申位(西南方向)。 立也,始也,立秋标志着从这一天开始,将进入秋天,所以叫立秋。 从立秋开始,早晚虽然开始有凉意,但中午依然很热。所以立秋后依然要注意避热纳凉,早睡早起。 《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养生茶,故万物收。”中医讲究“天人相应”,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专家提醒,秋季养生,凡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精神情志,皆以“养”和“收”为原则:起居宜“早睡早起”中国评论网,饮食需“少辛多酸”,锻炼宜轻松平缓,精神需安神养气。 夏秋之交病候有哪些特点? 立秋到秋分之间,属于“入地户”,气化由阳入阴,天气渐凉,热渐退 昼渐短,夜渐长 气候由热转凉,大地逐渐转为收藏。所以,从立秋起秋季养生,要开始养阳。 第一,人体气血也开始逐渐内收,表现为呼吸、心跳逐渐变慢一些,新陈代谢也开始减慢,以适应与自然相应,脏气开始内藏的需要。所以从立秋起,要开始养收。 第二,夏秋之交,天气忽冷忽热,燥湿不调,寒温难定,阴阳气交不稳定,容易得病,所以就要养好生。 第三中医养生,养生原则 早卧早起、多做深呼吸,多吃润肺生津之品。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立秋之后如何养生?早睡早起忌贪凉
时间:2011-09-07 05:12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次
立秋是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秋季6个节气中的第1个,在每年公历8月7日前后,太阳黄经135°,斗指申位(西南方向)。 立也,始也,立秋标志着从这一天开始,将进入秋天,所以叫立秋。 从立秋开始,早晚虽然开始有凉意,但中午依然很热。所以立秋后依然要注意避热纳凉,早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中秋节吃月饼 什么口味最养生
- 下一篇:养生课堂:多吃八种食物促进血液循环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秋季养生防干燥 食谱宜食养肺果蔬
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损伤肺,出现皮脸干裂,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
- 营养饮食:喝汤养生需要注意的三个事项
核心提示:汤是很多人喜欢的一种饮食菜谱,它可以清润肠道,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同...
- 秋季养生该吃啥?多吃4种水果除秋燥
入秋以后,空气干燥,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燥”。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体...
- 饮食健康 立秋养生不妨喝点杂粮粥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非常重视这个节气。立秋昼夜温差大,经过...
- 让你由内到外的美丽 6种养生食物不可缺
“让自己更美丽”,是女人终身的事业。让自己变美丽的方式有很多,健康的生活习惯、适...
- 夏季防暑吃什么?各式防暑美食教你做
美食推荐5:番茄苹果汁 主料:番茄200克,苹果100克,芹菜30克, 调料:柠檬汁30克 做...
- 秋季养生防干燥 食谱宜食养肺果蔬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