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仍需雷锋精神

时间:2018-03-07 11:27来源:中评网 作者:云君 点击:
有人说雷锋精神是时代的产物,因为在雷锋生活的年代,人们的思想观念非常单纯,集体主义价值观被强烈推崇;而在社会多元化发展,鼓励张扬个性的今天,雷锋精神只是有利于推进社会公益事业,不再普遍适用,这是一种误读。
     有人说雷锋精神是时代的产物,因为在雷锋生活的年代,人们的思想观念非常单纯,集体主义价值观被强烈推崇;而在社会多元化发展,鼓励张扬个性的今天,雷锋精神只是有利于推进社会公益事业,不再普遍适用,这是一种误读。(2018-03-03,环球网)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偶像,但英雄楷模却是永恒的。他们以一种“精神”的生命形式存在,凝固定格在时空中,幻化作民族基因。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如今,雷锋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七十八年了,距离毛主席题写“像雷锋同志学习”也过去了五十五年。但雷锋精神从未褪色,他早已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联系在了一起。
     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雷锋精神已由对雷锋的言行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的狭义,升华为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崇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为人们所敬仰和追求的精神文化。这个精神文化可以表述为两个字:“上”与“善”。何谓“上”?指在工作上“向上”,发扬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在学习上“向上”,发扬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在生活上“向上”,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何谓“善”?指在理想信念上“向善”,发扬“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在价值取向上“向善”,发扬“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在人际关系上“向善”,发扬“助人为乐”的合作精神。面对道德滑坡、信任危机,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垃圾围城问题、雾霾问题,当“扶不扶”“救不救”这样的问题一遍遍拷问着社会的良知,我相信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质疑雷锋精神的必要和不必要。
    雷锋精神没有过时,永远也不会过时。今天,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让道德滑坡、信任危机,食品安全问题、垃圾围城问题、雾霾问题,“扶不扶”“救不救”这样的问题不再是问题。这,是我们的实践和追求,更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责任。
学习雷锋,发扬雷锋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今日中国仍需雷锋精神!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