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作用”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时间:2022-12-20 16:56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张家明 点击:
发挥组织“一盘棋”作用,宽领域构建农机服务体系。玉屏县供销社坚持把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全面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一、发挥组织“一盘棋”作用,宽领域构建农机服务体系。玉屏县供销社坚持把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全面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一是搭建农机服务组织。由长岭供销社、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姚林共同筹资组建了玉屏侗族自治县供农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有农机手26人,有各类农机设备83台,其中旋耕机30台、起垄机5台、开沟机2台、收割机12台、无人植保飞机5台、插秧机20台、育秧粉碎机3台、育秧播种机6台,其功能覆盖了农业生产的耕、种、管、收、储等各个环节。二是建立农机维修市场。于2022年4月成立了玉屏供销系统首家农机维修中心,主要为各类农机设备提供检查、维修、保养及零配件售卖等服务,着力为提高农机设备使用效率。同时加强旋耕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使用,为广大农机用户、合作社提供农机安全知识、机具检修、技术培训等服务,确保农机安全作业。三是培育农机作业市场。积极开展农机租赁服务,鼓励各类农机服务市场主体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高质量的农机作业服务,目前服务范围涵盖了玉屏、万山、碧江、德江、岑巩、松桃等区县,覆盖群众5800余户。
   二、发挥人才“领头羊”作用,全方位建强队伍支撑体系。一是建强农机技术人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组建了玉屏侗族自治县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按照选举程序,推荐政治思想素质过硬、有担当能力的人才担任支部书记,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员活动日等制度,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提升党员队伍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吸引了一批来自玉屏、沿河、思南等地的26名青年人才加入到队伍中来。适时开展农机技能大比武活动,积极支持农机人员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截止目前,共开展农机大比武活动4次,农机手杜旭东同志参加全省“2022年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比赛并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出彩的工作氛围。二是整合力量抱团发展。玉屏供销社立足于农机人才队伍建设,靠前思考、主动作为,牵头整合了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资源,有效将农机服务化“零”为“整”,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以优质水稻产业为切入口,依托东西部协作资金160万元采购插秧机、育秧粉碎机、育秧播种机等设备,大力实施以水稻机耕、机育、机插、机管、机收为模式的全程机械化水稻种植示范点5000亩,加强旋耕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使用,为广大农户、合作社提供农机耕种、无人机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服务。三是加强农机人才培训。充分依托玉屏县慧农田间学校,采取理论教学和现场演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农机安全操作、农业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等内容进行培训,培育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累计开设农机人才培训班4个班次,培训农民及农业机械操作手200余人次。
  三、发挥为农“主力军”作用,多维度深化综合合作体系。一土地托管走深走实。农机专业合作社瞄准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积极探索“五个统一”(统一耕种、统一育苗、统一管护、统一收割、统一销售)“三个方式”(全程托管“保姆式”、半程托管“订单式”和土地流转“甩手式”)服务模式发展优质水稻产业,加大对闲置、撂荒土地复耕复种力度,做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有效破解了农田弃耕、撂荒问题。同时利用国家农业种植业保险政策,在保险公司投保农业种植业成本保险把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风险转嫁到合作社身上,农民不需承担任何风险,让土地托管有“保障”。2022年实施水稻产业全程托管“保姆式”服务1300余亩,半程托管“订单式”服务10000余亩,土地流转“甩手式”服务1000余亩。二是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玉屏县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发展特色、精品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鼓励有劳力的贫困群众就近务工赚“薪金”,从事非农产业的贫困户土地流转赚“租金”,村集体经济参股经营赚“股金”。发展套种模式,在田坪镇庆寨村实行了“西兰花”套种“土豆”模式120余亩,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确保了秋冬季土地增值增效,打造了经济作物的新天地;推行粮油轮作,在田坪镇彰寨300亩坝区、庆寨200亩坝区、朱家场镇水田200亩坝区实行“粮油轮作”,有效改变收割后田地荒芜的传统种植结构,缓解了季节矛盾,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发展订单农业,在田坪镇庆寨村、彰寨村、五里桥村、田坪村、朱家场镇水田村、甘龙村等坝区流转土地1000余亩,以“农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了西兰花、麒麟西瓜、辣椒、优质水稻、油菜等特色产业,辐射带动周边20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就业,实现务工人员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三是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紧紧围绕着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展开服务,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截止目前,合作社共为群众耕地30000余亩,收割油菜5000余亩,机育秧5000余亩,机插秧5000余亩,为群众喷洒农药化肥等管护15000余亩。立足主责主业,积极发挥供销社保供稳价作用,统一为群众采购农药、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减少中间环节,将农资送到田间地头。2022年共为群众购买种子10吨,肥料10487吨,农药55吨,农膜60吨。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