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机构投资额度松绑 外资行展业再放宽 债市开放红利可期 重磅新政接连落地 金融全方位开放再加码 金融全方位、深层次对外开放正不断加码。近日,境外机构投资限比“解禁”、外资银行业务准入放宽等多项开放新举措接连落地,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又迈出坚实一步。未来,更多开放红利还将加速释放。下一阶段,监管部门将积极稳妥推动债券市场制度性、系统性开放,引入更多中长期投资者。 随着开放更进一步,中国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也不断提升。当前,多家国际金融巨头正积极寻求在证券、基金、期货等领域的绝对控股,实现在华业务全方位布局。全球资本对中国股市、债市等金融市场的增配需求也持续升温。业内指出,金融开放步伐不断加大,将为我国金融市场引入更多“活水”。不过,在开放的环境下,金融市场面临的风险也更加复杂,要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记者获悉,下一步,相关部门也将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建立完善相关风险的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 金融开放新政接连落地 金融开放近期新政频出,从境外机构投资到外资银行在华展业,均有多项开放新举措落地。 5月7日,央行、外汇局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带来多项政策利好。根据《规定》,落实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下简称“合格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额度管理要求,对合格投资者跨境资金汇出入和兑换实行登记管理;实施本外币一体化管理,允许合格投资者自主选择汇入资金币种和时机;大幅简化合格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收益汇出手续等。 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取消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限制,是我国金融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特别是考虑到当前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展企业融资渠道的关键阶段,扩大开放有利于让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市场规则和制度建设。 外资银行在华展业限制也进一步放宽。5月9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将基金托管人净资产准入安排调整为达到200亿元即可,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银行在华分行申请基金托管资格。业内指出,这也意味着我国基金市场大门进一步对外敞开。 下一阶段,更多开放红利还将加速落地。央行最新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下一阶段,将积极稳妥推动债券市场制度性、系统性开放,引入更多中长期投资者。 中国金融市场吸引力持续提升 随着对外开放更进一步,中国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也不断提升。国际金融巨头正加快在华业务布局,全球资本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增配需求也持续升温。 当前,多家国际金融巨头正积极寻求在证券、基金、期货等领域的绝对控股。4月29日,摩根大通宣布申请增持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至100%股权,加码中国衍生品市场,如若获批,该公司将成为中国首家外资独资期货公司。同时,随着日前中国正式取消对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摩根大通还100%控股了摩根大通证券,并与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推进对上投摩根基金的100%股权收购,实现在华证券、基金等市场的全方位布局。国际资管巨头贝莱德与路博迈也提交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资格审批申请。 除了金融服务业,外资也正加码配置中国股市、债市等金融市场。中债登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该机构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30.45%,自2018年12月以来连续17个月增加。业内指出,伴随中国债市对外开放的推进,外资在中国债市的占比快速提升,已成为中国债市的重要参与主体。 而随着近日境外机构投资额度放开等新政落地,外资投资便利度提升,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外资机构还有望进一步加大对包括A股在内的国内证券市场的投资力度。 李建军表示,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让更多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有助于优化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提升资本市场的金融服务能力,有效改善我国融资结构,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强化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专家也指出,在开放的环境下,金融市场对防控风险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未来,要全面提升主动管理风险的能力,不断强化底线思维。 “在开放环境下,金融市场面临的风险更复杂,特别是跨境资金流动易受全球金融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处理好金融开放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李建军说,在开放过程中,要全面提升全球化视野和国际风险应对能力,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发展的最新趋势,充分考虑并预见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复杂性,实时动态地监管线上与线下、国际与国内的资金流向和流量。建立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争取实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 下一步,相关部门也将建立完善相关风险的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上述《规定》明确指出,央行、外汇局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外汇局副局长陆磊日前撰文表示,将以维护外汇市场基本稳定、防止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总体目标,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同时,加强外汇市场微观监管,对外汇市场各类主体及其交易行为实施真实性审核、行为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维护外汇市场秩序。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中国在扩大金融开放的同时,也需要推动一系列制度安排与国际接轨。下一步,在吸引更多投资主体参与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中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易规则,开发出更多规避市场风险的产品,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记者 汪子旭)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重磅新政接连落地 金融全方位开放再加码
时间:2020-05-13 12:12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 汪子旭 点击:
次
金融全方位、深层次对外开放正不断加码。近日,境外机构投资限比“解禁”、外资银行业务准入放宽等多项开放新举措接连落地,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又迈出坚实一步。未来,更多开放红利还将加速释放。下一阶段,监管部门将积极稳妥推动债券市场制度性、系统性开放,引入更多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张立群解读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的关键
中国经济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还是需求不足。下半年应尽快从全局和长远谋划推进一批重大工...
- 国新办举行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4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
- 重磅新政接连落地 金融全方位开放再加码
金融全方位、深层次对外开放正不断加码。近日,境外机构投资限比“解禁”、外资银行业...
- 强支撑增后劲 各地精准发力扩大有效投资
多地重大投资项目开复工不断提速,地方版扩大有效投资新政也在密集发布。千方百计抢时...
- 我国取消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限制 推动金融市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发布新规,明确并简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
- 习近平谈金融经济金句:经济强,金融强
习近平谈金融经济: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
- 张立群解读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的关键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