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金融机构对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和市场投资策略作出展望。记者梳理发现,多数机构认为,在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投资者仍面临市场波动和流动性收紧等挑战,投资者要关注下行风险,并保持长期投资和多元化投资。与此同时,大部分机构仍看好中国市场,尤其是消费、高新技术等板块,存在结构性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可予以关注。 保持长期和多元化投资至关重要 多数机构对于明年全球经济前景的预期仍不非常乐观,2023年,投资者仍将面对市场持续波动和流动性日益收紧的情形,投资面临不小挑战。 瑞银日前发布展望报告指出,央行紧缩重压下,全球经济停滞不前。32个经济体中,有13个经济体预计到2023年底至少有两季出现萎缩。 富达国际亚太区股票主管马蒂·德普金(Marty Dropkin)表示,“2023年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硬着陆,因为各国央行已不再如此前一样采取‘不惜一切代价’应对疫情的宽松货币政策。在投资者认清这一点并在市场反映出这一现实之前,市场可能会随着对美联储转鸽的预期大起大落。预计利率最终将趋于平稳,但如果通胀率仍维持在2%以上,利率仍需一段时间才可能回落。” 景顺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克里斯蒂娜·霍普(Kristina Hooper)认为,考虑到目前多国实施的货币紧缩政策,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会放缓。但在她看来,经济放缓时间不会持续太长,而且深度也不会太深。“我们目前的预测是市场正在向经济复苏转变。”她说。 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及宏观经济主管胡一帆表示,市场的拐点可能会在明年下半年某个时间点出现,但是在拐点出现之前,市场承受的压力还是非常大。所以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应该以防御型为主,要增持防御股和价值股,并且寻求收益的机会。另外还要多元化,在市场上寻求相关性比较小的、对冲策略的基金或者在私募市场寻求增值。 因为通胀高企对现金的侵蚀非常大,不少机构也提示投资者要保持持续投资。“一些投资者现在只要一出现波动就会抛盘,他们不能接受任何一点波动,会选择把投资组合变为现金持有。这在上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当中已被证实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一旦离场,就相当于把损失锁定了,可能会错过市场反弹的机会。”克里斯蒂娜·霍普说。 多机构看好中国市场表现 虽然全球市场在2023年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中国市场仍被机构普遍看好。 富达国际基金经理尤米·杰(Hyomi Jie)表示,虽然大部分发达国家正面对通胀、能源危机和经济衰退等多重挑战,但短期内中国将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相对健康。经济方面,中国央行采取了更具支持性的政策,并将政策重心转向稳经济和保增长。对于寻求分散地区风险的国际投资者来说,这些因素让中国市场更具吸引力。 克里斯蒂娜·霍普表示,现在仍有一些国际投资者对投资中国的股市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但是他们的态度也在快速的转变,越来越多投资者意识到中国股市的增长潜力很大,且目前的估值比较低。国际投资者对在中国投资越来越放心,也越来越感兴趣。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表示,近期,伴随着中国国内政策的一些调整优化,他感受到海外共同基金对投资中国股票的风险偏好有所转变。另外,一些目前对中国股票持仓比例比较低的海外对冲基金在过去一个月中对中国股票的配置有所提升。刘劲津说,MSCI中国指数现在大概是10倍P/E(市盈率),相比公允的市盈率大概有10%左右的低估。其预期MSCI中国指数将升至11倍P/E,估值仍有上行空间。 消费、高新技术等行业被青睐 针对中国市场,大部分外资机构认为,消费、高新技术等板块仍存在结构性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可予以关注。 景顺亚洲(日本除外)首席投资总监麦克·绍(Mike Shiao)表示,中国的在岸和离岸股市中均拥有大量机会,包括与消费相关的公司、医疗保健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等,这些公司有望从国内需求复苏中受益。“随着市场对中国的情绪逐渐改善,我们对盈利增长潜力和融资活动恢复速度持乐观态度。”他说。 高盛也看好对消费敏感度比较高的行业。刘劲津表示,高盛对网上零售、消费品等板块维持高配,另外,旅游、餐饮、娱乐、航空行业也有较大回升空间。 尤米·杰表示,本地品牌、高端制造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将受益于中国加速的供应链本土化进程。尽管中国经济近日仍有杂音,但“高端化”的趋势已经展现出韧性,并将继续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结构性增长机会。 高新技术行业同样被投资机构青睐。 “国企改革将成为经济的主要动力,其中科技行业和工业有望成为赢家。科技、媒体及电信行业(TMT)将继续在创新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富达国际基金经理廖婉菁说,投资者可留意这些趋势,并甄选出从中受益的企业债券。 克里斯蒂娜·霍普也认为,部分大科技公司的估值现在有所下降,所以在未来其增长潜力也会很大。 高盛中长期看好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表现。“目前中国培育了近900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约700家在A股上市,这其中盈利增长较快、企业治理较规范、研发投入积极的公司都是中长期海外投资者非常看重的。”刘劲津表示。(记者 张莫 袁小康)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多机构展望2023年市场:全球市场仍面临挑战 看好中国投资机会
时间:2022-12-16 16:23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 张莫 袁小康 点击:
次
多数机构对于明年全球经济前景的预期仍不非常乐观,2023年,投资者仍将面对市场持续波动和流动性日益收紧的情形,投资面临不小挑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银保监会等四部门规范“银行”字样使用
- 下一篇: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金融服务大有可为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金融服务大有可为
——访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 ...
- 多机构展望2023年市场:全球市场仍面临挑战
多数机构对于明年全球经济前景的预期仍不非常乐观,2023年,投资者仍将面对市场持续波...
- 银保监会等四部门规范“银行”字样使用
中国银保监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2日联合发布通知...
- 央行等部门发文完善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资金
为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2日联合对外公布通知,...
- 央行: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保持较高吸引力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持续推进,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
- 央行: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人民银行召开部分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各主要金融机...
-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金融服务大有可为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