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成了人们最为关注的科技热词,这背后预示着人工智能已成为大热趋势。由于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在各个领域都相继爆发惊人的成果。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人工智能历经6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第三次发展高潮。近期由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得以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深入研究和应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专家系统和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科学、心理学、语言学、数学和哲学等学科的知识。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由于人工智能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语言学、数学和哲学等学科,它是一门边沿学科,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三向交叉科学。其实,它的应用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人工智能是处于思维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是它的一个应用分支。 从思维观点看,人工智能不仅限于逻辑思维,要考虑形象思维、灵感思维才能促进人工智能的突破性的发展。数学常被认为是多种学科的基础科学,数学也进入语言、思维领域,人工智能也必须借用数学工具。数学不仅在标准逻辑、模糊逻辑等范围发挥作用,还进入人工智能学科;它与人工智能将互相促进,而且各自更快地发展。 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数据、算力和算法三大支撑因素,云计算提供了算力支撑(同时也是落地场景之一),而大数据则提供了数据的来源;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促进。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方向除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外,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方向也比较热门。 人工智能涵盖机器人、语音识别、计算机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已成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引擎。同时,人工智能只有服务实际应用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作为典型的由应用牵引的前沿技术集成,规模化应用会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迭代升级,在算法、芯片等软硬件方面获得突破。 有关专家表示,人工智能要做好,必须要落地用起来。但也要警惕一些打着“人工智能”旗号,实则只是传统自动化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这就要求人工智能的应用必须跟行业紧密贴合,只有对行业深刻了解,人工智能才能真正撬动制造、金融、农学等领域的智能化。 当前,人工智能正在与制造业、金融业和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从实验室的理论创新走向社会实践。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的运行效能也在大幅提高;未来,人工智能将更加广泛、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 我国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说过:“随着科技进步,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届时,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到各学科领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了他说的这句话。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越来越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会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文/夏蕾(作者单位: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大,它会给社会带来巨变
时间:2022-09-29 11:10来源:评论网 作者:夏蕾 点击:
次
近年来,人工智能(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成了人们最为关注的科技热词,这背后预示着人工智能已成为大热趋势。由于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在各个领域都相继爆发惊人的成果。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专家略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
数学(英文Mathematics,简称Math),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
- 数学建模:搭建数学世界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数学建模”(英文mathematical modeling),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来建立数学模型,对数学...
- 专家解读丨ChatGPT与机器翻译
近期,ChatGPT火遍全网。虽然它只是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推出的一个测试程序,但一...
- 403秒!中国“人造太阳”获重大突破
第122254次实验!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
- 为了让地球不“流浪” 科学家正着手寻找地球2
当“太阳危机”即将来袭,人们不得不“带着地球去流浪...
- AI技术前景无限广阔 它变得越来越重要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科学家及未来学家周海中教授曾经预言:AI技术将广泛应用到各学...
- 专家略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