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韩文公之“道”

时间:2022-08-11 09:35来源:新华网 作者:未知 点击:
韩愈有着怎样的文学观,又是如何以文载道的?韩文公之“道”对于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

著文,他力挽狂澜,扭转一代风气;从政,他心怀道义,为弱势者发声。文豪苏轼曾赞颂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他就是雄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

 

  韩愈有着怎样的文学观,又是如何以文载道的?韩文公之“道”对于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为您娓娓道来。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却有读书经世之志,后科举致仕。

 

 

 

  作为新科文官,韩愈靠勤学苦读跻身朝堂。他感受到,文学对于读书人有教化作用,文章应该有思想,承载劝善作用。

 

 

 

  一方面,韩愈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决定表现形式,气盛则言宜。另一方面,韩愈主张继承“古文”传统,即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用散句单行的形式写作散文,逐渐代替骈文,“修其辞以明其道”,为古典散文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

 

 

 

  韩愈51岁时,因直言劝谏被贬为潮州刺史。在潮州任职期间,他关心百姓疾苦、驱除鳄鱼、奖劝农桑、兴办教育、大兴水利、延选人才,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公元824年,韩愈逝世。韩文公之“道”影响了后世欧阳修、张载等一批人。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向社会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和正能量,做到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总监制:张宿堂

 

  监制:刘刚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张平锋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彭卓、武莹景、姬杨

 

  记者:刘畅、刘春晖、曹彦语、杨静、毛鑫、周自扬

 

  包装:夏勇、王艺璇(实习)

 

  海报:胡棋(实习)

 

 

 

  其他素材来源:

 

  孟州市融媒体中心

 

  潮州市广播电视台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