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脱贫还需精准选人用人

时间:2017-12-19 12:19来源:中评网 作者:隔山 点击:
为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四川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允许贫困县乡镇事业单位招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自主确定采取公开考试或考核方式招聘
     为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四川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允许贫困县乡镇事业单位招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自主确定采取公开考试或考核方式招聘。(12月19日四川在线)
       贫困县乡镇事业单位招聘,可自主确定采取公开考试或考核方式招聘。这实则是给予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更多自主权,无不体现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的精准用人之道。
       俗话说,谋事在人,事在人为。任何一项举措的落实都要靠人,打赢脱贫攻坚战也自然不例外。从有的贫困地区不难看出,其之所以贫困,除了受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之外,人才匮乏也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以聚集更多的人才资源,振兴贫困地区经济成为近年摆在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面前的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任务。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贫困地区人才匮乏的原因就在于受经济条件限制,贫困地区没有宽松的政策,在对人才的优厚待遇、后勤保障、培养机制、收入分配等上还是一片空白。导致有用的人才,能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的技术人才、专业人才难引进、留不住,甚至是既有的人才也大量流失,人才的欠缺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而越是贫困就越难揽引人才,于是人才与发展成为贫困地区的恶性循环。而四川出台《意见》无疑是从建立制度的角度,为贫困地区揽才、吸才找到了遵循。
       当前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决胜时期,要啃的硬骨头越来越多,推进脱贫攻坚越来越难,不管是发展贫困地区集体经济也好,发展地区产业也罢,更或是贫困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从贫困地区的现状看,有的贫困村还依赖于养牛、养鸡、跑运输增收,而贫困户缺乏专业技术支撑的单打独斗很难形成脱贫发展的格局。有的贫困乡村的干部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难以担当重任,起不到“领头羊”作用。有的贫困地区缺乏科技产业人才,乡村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难以形成,人们面对眼前的资源却只能望而兴叹。如此一来,即便是有国家政策的扶持,财政资金的投入,但没有人才,向贫困地区砸再多的钱,“贫困村”也难逃“空壳村”的宿命,很难从根本上培育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哪怕是倾其所有暂时脱离贫困,但也随时存在再度致贫的风险。
      如今,赋予贫困地区自主招人的政策,事实上就是让贫困地区因地制宜,精准招人,营造贫困地区“广纳群贤,人尽其才”的人才发展新环境。集聚起能助力当地贫困地区发展实体产业、园区经济、创新发展的人才队伍。特别是有针对性地招揽适用性较强的农村金融、互联网、电商、园区企业管理人才,真正让贫困地区农民实现借船出海、跨越发展,达到脱贫攻坚吹糠见米的效果。笔者认为,精准选人用人无疑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招。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