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嫌贫爱富式调研

时间:2023-05-22 17:25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调研是为决策提供全面客观参考,开展调研必然要坚持辩证全面思维和整体大局意识,既看先进典型、更看短板弱项,真正发现工作推进的实效和问题,汲取成功经验、又剖析不足病灶,从而扬长避短、去伪存真、匡误祛谬,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调研是为决策提供全面客观参考,开展调研必然要坚持辩证全面思维和整体大局意识,既看先进典型、更看短板弱项,真正发现工作推进的实效和问题,汲取成功经验、又剖析不足病灶,从而扬长避短、去伪存真、匡误祛谬,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启示。所以说,“防止嫌贫爱富式调研”正是避免调研陷入“经典路线陷阱”,专挑亮点、样板、先进、标杆,忽视困难多、意见集中、打开不局面的地方,得出的观点片面和失真,于决策毫无裨益,甚至会提供错误导向。
      嫌贫爱富式调研,嫌的是“麻烦”、爱的是“务虚”。为何少数领导干部习惯走经典路线,乐意基层提供接待方案、安排行程,无非还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作祟,害怕问题、害怕群众、害怕麻烦,不愿深入矛盾窝、不敢走近热锅头,只想层层陪同、前呼后拥、轻轻松松“把研调”,甚至指定 下级写好调研报告,坐着听听汇报、翻翻材料,把调研当做了督查检查等等。所见,嫌贫爱富式调研归根结底还是政绩观和作风问题。
      调研就得奔着问题去。调查研究,顾名思义,调查的是实情,研究的是问题。走不进问题就发现不了问题,发现不了问题就提不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建议。一环扣一环,环环都相扣,打破嫌贫爱富式调研,就得树牢问题导向,一心朝着问题去、贯注跟着问题走,而不是看典型、看亮点、看特色。唯有牢记“解决问题”这个目标定位,才能真正推动调研围绕问题转、盯着问题跑。且知,当调研不调查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那么这样的调研也就可有可无、中看无用了。
“富”地成效多,“贫”处问题不少。嫌贫爱富式调研,挑三拣四、过滤短板、趋向“富地”,回避问题走、绕开矛盾跑,跑掉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作风,也失去了联系服务群众的契机,给基层造成困扰也败坏了党员干部良好形象。调研就得越是问题越前行,深入基层摸“活鱼”、走向问题捞“海鲜”,从群众脸上看政策好坏,从基层变化看干部作风,从实干现场看地方实情。总之,多到“贫”地、多访民情、多分析问题,才能为优化流程、健全机制、完善措施、推动发展提供正确依据。
     调研能不能到“贫”地,根子在于有没有为民心。调研是谋事之基,说到底还是推动工作发展,最终还是服务于群众、造福于群众,每一项意见提出都有可能推动一项政策出台。若把“富”地当做“全面落地”,必然会粉饰太平、以偏概全,放纵地方工作弊病放任不管,让“贫”地的问题越积越多,反过来影响地方经济社会事业长久发展。故此,嫌贫爱富式调研要不得、不可取,各级领导干部不得不察、不得不慎。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