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当有“四种情怀”

时间:2021-12-01 16:29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为抓好乡村振兴发展,各级党委纷纷选调年轻干部到乡村任职,充实乡村基层干部队伍和资源力量。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为抓好乡村振兴发展,各级党委纷纷选调年轻干部到乡村任职,充实乡村基层干部队伍和资源力量。广大选调生承载组织嘱托、基层群众期盼,年轻有活力、思维有学历、担当有干劲,扎根广袤乡村大地、根植基层百姓土壤,秉持建功立业、造福群众、建设乡村的初心使命。得涵养感恩之情、为民之情、实干之情、廉洁之情,矢志坚定理想信仰、牢记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充盈浩然正气,不负选调生肩负的时代使命,答好新时代选调之路的赶考答卷。

对党绝对忠诚,秉持感恩之情。大部分选调生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在学校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理论教育和基础知识教育,进入机关成为一名党员干部、系统接受党内政治教育,被组织认可、群众接纳成为一名选调生,充分体现了党组织的关怀和厚爱、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因此,选调生要牢牢秉持感恩之情、敬畏之心,铭记组织教诲、践行为民服务,始终将选调这份荣誉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故而,选调生得加强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实灵魂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齐精神之钙,走稳走远选调之路。

不忘选调初心,涵养为民之情。情怀是一个人最淳朴的心灵和最纯净的追求。选调生是面向乡村、服务群众的党员干部,其使命和归属是选调任职到一方、绽放青春福一地。选调生的情怀与乡村、乡土、乡情、乡愿分不开,是立志为民、服务群众、青春无悔的崇高追求和价值取向。所以说,选调生的情怀与党性使命、宗旨意识、本质本色碰撞一起,能够升华灵魂、提升境界、拓展格局。当然,为民之情不在于高大上的政绩,个别选调生得摒弃眼高手低的毛病,多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防止出现小事不想干、大事办不了的尴尬境地,要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服务理念,当好群众的小跟班、跑腿员和勤务兵,从点滴之事中积尺寸之功。

敢于冲锋陷阵,激发实干之情。千条万条,实干第一条。选调生往往年轻有为、思想活跃、精神充沛,但是不乏有学历缺阅历、有思想缺思考、有文化缺办法。基层乡村因资源不足、条件较弱、平台较小,选调生初到乡村、接触群众,难免会被问题繁杂、任务繁重、矛盾繁丛所累,故此要坚决杜绝出现意志消沉、斗志消弭等问题,尤其个别选调生得防止出现表演加戏、大搞形式、热衷表面等务虚作风等等。百姓群众需要的是一件事一件事办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服务群众、扎根乡村、立足岗位,选调生就得保持冲锋打头阵的进取状态,锻炼扎实的本领、保持务实的作风、务求真实的成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增进群众的实实在在获得。

善养浩然正气,滋润廉洁之情。无宁静以致远,无淡泊以明志。选调生是代表党和组织到村任职,其手中权力姓公不姓私、其履职尽责为公不为己。尤其,选调生初入体制、办事用权,更要扣好第一粒“扣子”,善养正确的利益观、权力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懂得知敬畏、守戒惧、明是非,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事实上,不乏少数“小官巨腐”、“90后贪官”等现象,正是政治信念、初心使命、价值追求等方向盘和总开关出了问题,造成“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所以说,选调生当牢牢把握从政的纪律红线和原则底线,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一心为公、心无旁骛,严于律己、严格修身、干净干事。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