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下午,正在广西柳州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了解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行走在柳州街头,螺蛳粉店随处可见。不论早晚,吃一碗螺蛳粉是当地人的日常习惯。这碗起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夜市的地方小吃,如今是柳州最亮眼的新名片之一。有关螺蛳粉的话题,时常登上网络热搜。 柳州,西南工业重镇,工业总产值占广西四分之一,是全国五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全国每卖出10辆车就有1辆是柳州生产。在这样的工业重镇,一碗小小的螺蛳粉为何会受到民众热烈追捧?
在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园广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生产线上包装螺蛳粉(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走红”源于改变。从2014年底第一家袋装螺蛳粉企业诞生,到2020年产值超百亿元,仅仅用了6年时间。袋装螺蛳粉如今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5万个就业岗位遍布在全产业链各个环节。 袋装螺蛳粉的崛起,是中国经济韧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注脚。 事实上,螺蛳粉“走出去”的愿望和脚步一直没有停止。早在2010年,柳州市就鼓励商家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开店,但许多食材只能空运,大大增加了粉店的经营成本,现煮堂食的模式也难以满足更多食客对正宗柳州螺蛳粉的需求。 作为一座长期以汽车、钢铁、机械制造为优势产业的城市,“工业思维”根植于柳州的基因与血脉中。面对新形势,柳州人开始思考:是否能够把螺蛳粉做成袋装速食,既能实现规模化生产,又能原汁原味地把螺蛳粉快递给食客? 这个课题首先被几个小作坊于2014年突破——袋装螺蛳粉诞生。 当时的袋装螺蛳粉几乎全是小作坊生产:租下一个房子,关起门,就在里面炒料,有的包装用的就是塑料袋和瓶子,保质期最长不超过10天,还有的因为卫生问题,被执法部门查封。 当地党委、政府敏锐地察觉到,袋装螺蛳粉,很可能将引发一场关于“粉”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园广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生产线上包装螺蛳粉(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2015年初,柳州市提出螺蛳粉“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理念,确定了柳州螺蛳粉产业做袋装走机械化生产的道路。此后,柳州陆续出台一系列螺蛳粉生产标准和发展规划。 从制定袋装螺蛳粉标准、申请“柳州螺蛳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到建立螺蛳粉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螺蛳粉原材料基地,高速增长的销售数据背后,离不开当地对这一地方小吃的精心呵护与培育。 经过不断地技术革新,一些企业研发出既还原美味,又可以长期保存、方便携带的袋装速食螺蛳粉,袋装螺蛳粉的保质期从起初的30天提高到60天、180天。这为螺蛳粉风靡网络打下了基础。
游客在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园螺蛳粉饮食文化博物馆参观(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柳州还专门开辟螺蛳粉产业园,聚焦集约发展,推动“小作坊”走进“工业园”,为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创造便利条件,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为螺蛳粉产业的壮大和发展提供了强大保障,一些生产企业90%的工序实现自动化。
在柳州市一家螺蛳粉店,工人在展示新上市的红高粱螺蛳粉(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一个日趋完善的产业链和多元的产业新业态正在柳州加速形成:带动包括大米、竹笋、豆角、木耳等在内的50万亩原材料基地建设,覆盖农业、食品工业、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发展工业旅游、开发文创产品等,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这些不仅进一步增强了螺蛳粉的“吸粉”能力,更为当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了保障。
文字:农冠斌、黄浩铭 视频:杨驰、农冠斌 编辑:张爱芳、张惠慧、包昱涵 新华社国内部 新华社广西分社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跟着总书记长见识 | 螺蛳粉“爆红”背后
时间:2021-04-27 11:00来源:新华网 作者:未知 点击:
次
26日下午,正在广西柳州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了解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四季的味道】秋意浓 大理酸辣鱼正当食
云南大理,不仅有风花雪月、诗和远方,还有众多特色美食,酸辣鱼就是其中一道。 ...
- 跟着总书记长见识 | 螺蛳粉“爆红”背后
26日下午,正在广西柳州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了解特色...
- 清明假期多地游客爆棚 吃顿饭等一个半小时
原标题:游客爆棚 吃顿饭等一个半小时 昨天下午,在房山十五渡的东湖港大峡谷景区,停...
- 厦门鼓浪屿--中山路最强的美食小店
身为一名资深的吃货,“吃遍全球”是我最大的梦想。此次觅食的目的地是厦门,我将凭着...
- 【四季的味道】秋意浓 大理酸辣鱼正当食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