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经济观察>

巡察“一杆子插到底”的经验值得推广

时间:2018-09-07 14:20来源:中评网 作者:蔡菲菜 点击:
巡察是党内监督和重要方式,笔者认为,被巡察对象要真正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认识到巡察工作的重要性,全力配合巡察组工作,不怕暴露问题,敢于自我揭短,巡察人员也要敢于动真碰硬,以巡察接力巡视,对巡视反馈的问题大起底、大查摆,不能让巡视巡察成为摆设。
     去年2月起,四川省委将巡视办正式列入省委机构序列,目前,已完成对24个单位的首次巡视,收集领导干部问题线索273件,涉及省管干部53人。凭借巡视巡察“利剑”,四川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监督网络。(9月6日,人民网)
       据悉,四川早在2014年即在省委巡视之外,在市、县探索开展巡察工作。2017年5月,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区全部建立巡察制度。目前,全省各级党委共列编巡察办204个,组建巡察组701个,一线巡察人员到位3016人,构建起省市县三级巡视巡察体系,上下联动,让监督抵达从严治党的‘神经末梢’。
     众所周知,开展巡察工作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举措,是了解情况、研究问题、解决矛盾、消除隐患、稳定队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巡察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与短板,如被巡察单位个别领导把巡察工作误认为是对其日常工作的例行检查,对巡察组的工作存有戒备心理,提供材料的时候只把工作成绩展现给巡察组,有意避开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对巡察工作消极配合,影响了整个巡察工作的效果和进度,造成巡察效力难以很好发挥,有的职工原则性不强,怕得罪人,不愿讲真话;有的职工对巡察组缺乏信任,担心打击报复,不敢讲真话;有的职工认为巡察组解决不了问题,缺乏信心,不便讲真话;有的职工本身就存在违纪违法问题,担心意外,不肯讲真话,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巡察谈话的效果。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金碑银碑不如群众的口杯,巡察直抵“神经末梢”实际就是广泛动员和组织发动群众,从群众那里收集信息,听到真情实话,发现巡察线索,从而以“小”见“大”,顺藤摸瓜地挖掘出更有价值的问题线索。
     巡察是党内监督和重要方式,笔者认为,被巡察对象要真正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认识到巡察工作的重要性,全力配合巡察组工作,不怕暴露问题,敢于自我揭短,巡察人员也要敢于动真碰硬,以巡察接力巡视,对巡视反馈的问题大起底、大查摆,不能让巡视巡察成为摆设。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