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讲习所阵地建在田土中

时间:2018-11-06 11:56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江艳兵 点击:
古语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又云:“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开展脱贫困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振兴农村是关键环节之一。振兴农村之关键莫过于兴农,兴农之关键在于培养接地气的新时代农民。培养新时代农民之关键又在于学用兼施的
             古语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又云:“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开展脱贫困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振兴农村是关键环节之一。振兴农村之关键莫过于兴农,兴农之关键在于培养接地气的新时代农民。培养新时代农民之关键又在于学用兼施的综合教育,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平台培养满足农村产业化发展急需的产业人才。这些人才应当既通晓农业政策,精通农业经营管理,又能深深根植农村,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农业方针政策,是农村振兴的脊梁骨和主力军。
       为此,我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根据煎党发[2018]27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把讲习阵地建在田间地里,紧扣“六讲六干”主题展开讲习,参与讲习者不仅能习得理论,又能学以致用,现学现用。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德江县煎茶镇党委和政府领导下, 从三月至十月,潮溪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按照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去繁取要、去虚取实的原则,精心挑选每次讲习内容,先后举办了十六次讲习。参与者累计逾二百人次。参与讲习对象包括村民、村组干部、农业企业家、致富能手和驻村工作队全体成员,囊括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在这些人中,不少人通晓政策和农业技术,务农经验丰富,创业就业成绩优异,农村管理经验丰富,致富带动能力强。本讲习所坚持每月必须开展两次讲习的底线,据主题优选“讲师”,根据农作物季节性、地域性生长特点,结合脱贫攻坚急务,不定期组织讲解。学习者包含不同农民群体。讲习中我村脱贫攻坚指挥所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群众意愿,优先安排有一方面特长的农民担任讲师,通过讲师讲解、相互讨论等,借鉴“兴观群怨”教学法”,将实地体验引入课堂,按照脱贫攻坚“三真三因”工作方法开展六大模块讲习。
           一是讲感恩,坚定农民拥护党的路线,支持党的建设的信念,使农民脱贫致富干有激情。二是讲思想,重温经典,感悟真理,让农民干有方向。三是讲政策。本村讲习所组织学习文件三十余份、十余次,让学习者干有思路。四是讲技术。通过五次理论联系实际地农业技术讲习,把理论消化于实地体验之中,让学习者干有本领。五是讲比武。通过一次“五改一化一维”集中讲习,一次危房改造和低保提标讲习,一次“四卡合一”讲习,让学习者干有榜样。六是讲道德。我村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分赴各组宣讲中央、省、市、县会议精神十次;利用扎根在田间地头的讲习所宣讲政策十六次,常态化给全村干部群众“补钙壮骨”,带领我村一千六百多农民,屹立在脱贫攻坚大潮头,干出脱贫成效、效命乡村振兴,干出同步小康,逐步带动过村民过上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
政策和田地是农民讲习所的两条旺盛的生命线。哪里有田地,哪里就应当做好“田文章”、“地文章”,哪里就有农民讲所。哪里有耕耘,哪里就有讲习;哪里有讲习,哪里就该有胜利的果实。田地是一张巨大的试卷,党和人民出一道道真题,农村干部是应试者,答卷合不合格,得靠历史和现实双向检验。因而开办农民讲习所,不是为了成就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而是为了造福全体农民,甚至惠及全体人民。所以农民讲习所的深厚源泉在于全体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全体人民,只有与脱贫攻坚和同步小康结合起来,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结合起来,时刻关注人民脱贫致富,才能接地气,出特色,才能行稳致远,越办越成功。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