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支持春耕生产。进入5月,种粮补贴开始陆续发放,多地已给出“到账”时间表,黑龙江、河南等产粮大省明确5月份之内补到实际种粮农民手中。
自2021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已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700亿元,其中2021年200亿元、2022年400亿元。为何要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百亿补贴”效果如何?
支持农民应对农资价格上涨
发放“百亿补贴”,应对农资价格上涨是主要原因。
化肥、农药、燃油等农业生产资料被称为“粮食的粮食”,每逢春耕备耕等用肥高峰,农资价格往往出现波动,给种粮农民带来一定成本压力。再看收益端,今年4月以来,受政策性粮食拍卖、进口量增加、贸易商出货量增加以及市场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价格呈下行态势。
成本上涨、收益下行,权衡之下,种粮农民容易打“退堂鼓”。采访中,多位种粮农民告诉记者,粮价和农资是种粮收益、成本两端最重要的组成,但近几年由于化肥原料涨价、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农资价格常常比粮食价格“跑得快”,“粮贵一分,肥贵三分”,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作为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承担者,在农业生产关键阶段,种粮农民亟需“及时雨”来缓解资金压力,踏踏实实种粮。
为此,国家统筹考虑农资市场价格走势和农业生产形势,中央财政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100亿元,以稳定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百亿补贴”不是第一次。记者了解到,2021年6月,中央财政于秋粮生产关键时期,安排200亿元一次性实际种粮农民补贴,以弥补农资成本上涨对农民带来的增支影响。2022年,一次性实际种粮农民补贴则分三批于当年3月、5月、8月发放,在春耕备耕、夏粮收获、秋收秋种阶段为种粮农民提供有力资金支持。加上今年春耕时节的100亿元,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已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700亿元。
近几轮“百亿补贴”效果如何?安徽省寿县水稻种植承包户老杨介绍,2022年中央财政分三批下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具体到我家,第一批到账800余元,后两批都是近400元。”老杨种植了约60亩双季稻,春秋两季都需购买定量的化肥用于育苗和催芽,“补贴基本能覆盖肥料成本。要是没有这三次补贴,购买复合肥的钱就全亏了。”
据了解,河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份已公布本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的拨付下达情况。此外,中央财政还于近日下达了第一批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12.51亿元,支持黑龙江、山东等省份购置粮食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所需农药、药械等物资;下达16亿元补助资金,在小麦产量形成的重要时节,支持河北、安徽等22个小麦生产省份组织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作业。专家表示,相关资金将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有效提高粮食产量,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又准又快,让种粮农民及时受益
让实际种粮农民受益,资金发放首先要突出“准”字,确保惠农政策不打折、不走样。
怎么定义“实际种粮农民”?这需要把补贴对象的“线”划明白,精准识别实际种粮农民、做好补贴面积核实工作。
财政部明确,补贴对象为实际承担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实际种粮者,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开展粮食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个人和组织,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实际种粮的生产者手中。此外,在识别、核实过程中,补贴资金发放基础数据、粮食作物保险承保数据、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身份信息等已有数据也能提供重要参考。
补贴标准如何确定?财政部明确,补贴标准由各地区结合有关情况综合确定,原则上县域内补贴标准应统一。
实际操作中,各地通常按照“拨付资金总量除以补贴面积”测算确定补贴标准,有些省份内部各县标准不一。以2022年补贴资金为例,记者梳理了各省份相关文件:在云南,第三批补贴资金稻谷种植补贴标准为每亩13.22元,玉米、马铃薯和大豆等其他秋粮作物补贴标准为每亩8.83元;在北京,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按照当年播种面积、以每亩10元的标准发放,各涉农区可结合实际对补贴范围作出具体规定;有些省份规定了上限、下限,如广西明确每亩补贴标准控制在200元以内,山东明确亩均补贴标准不低于25元。
农民需要补贴资金购置农资、安排农业生产,以确保不误农时,资金发放须抓住一个“快”字。
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了解决方案。记者了解到,各地在资金发放过程中,利用已有相关补贴发放基础数据,采取“一卡(折)通”等方式,确保及时足额将补贴资金发放到位。一些地方将各类惠民惠农补贴都集中通过社会保障卡、在代发银行开立的银行卡或存折发放,具有集中发放更便利、足不出户可领取、公开透明可追溯等多种优势。
除了又快又准,资金实际发放过程中,还要严格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下达“一竿子插到底”。
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盯住资金拨付的关键时间节点,采取“下沉式”监督模式,走进田间地头,确保资金第一时间划转到农户手中。“现在上级的农资补贴拨付更及时了,最快速度打到惠农补贴‘一卡通’上。补贴到账快,我就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趁化肥便宜的时候备足货,能省下不少钱!”汶上县种粮大户李继银说。
织牢惠农补贴“保障网”
财政支持农业生产力度不减,各类惠农补贴政策与农业保险、最低收购价等惠农政策相互配合,为助农增收打出“组合拳”。
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的一处“稻渔共作”的稻田里,插秧机往来奔忙,无人机盘旋播撒虾饲料。无人机、插秧机、开沟机、烘干机、自走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种粮大户戴国芳对各类农机如数家珍,“2021年至今,仅农机购置补贴这一项,中央财政就补给我71万元。”
戴国芳说,惠农补贴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发放,领取农机补贴可以“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先购后补、县级结算、直补到卡”,助推当地农民大胆探索机械化生产。
农资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为稳定种粮农民收入,财政惠农补贴编织了一张“保障网”。数据显示,2022年中央财政累计下达粮食生产补贴资金3500多亿元。今年,中国还将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提高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两个积极性”。
中央带动,地方跟上,为粮食增产添底气。在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基础上,各省份也在优化省级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向农业生产重点领域倾斜。
今年,福建省级财政将支持发展粮油生产,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粮食播种面积1253万亩(其中大豆52.8万亩)、总产量507万吨、油料面积12万亩。”该省推进规模种粮,产能区项目县对流转耕地100亩以上、流转时间3年以上的主体给予每亩200元一次性奖励;扶持双季稻生产,对规模种植早稻且连作晚稻3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按早稻实际面积每亩最高奖补200元;鼓励粮油生产社会化服务,对粮油生产代耕、代种、代防、代收、代烘等给予补助,单季每亩最高补助130元。
惠农补贴政策能否形成长效机制?有专家建议,可参考物价补贴模式,完善农资补贴政策,从一次性补贴转变为与价格挂钩的补贴联动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表示,应确定科学合理的补贴标准、设置农资价格上涨补贴上限、建立农资补贴资金池,建立农资补贴长效机制,当农资价格涨幅达到一定水平时启动,从而给农民吃下“定心丸”、织牢“保障网”,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综合效应。(记者 汪文正)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百亿补贴”送给种粮农民 多地已给出“到账”时间表
时间:2023-05-10 10:53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 汪文正 点击:
次
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支持春耕生产——“百亿补贴”送给种粮农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图片文章
-
- 精彩文章
-
- 中国人民银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5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增加河北、北京、黑龙江、吉林、福建、重庆6省(市)支农支小再贷款...
- “百亿补贴”送给种粮农民 多地已给出“到账
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支持春耕生产——“百亿补贴”送给种粮农民...
- 补齐“三农”短板 决胜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
- 中国人民银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50亿元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