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经济飞速崛起的同时农民如何创业,对石油的消费需求不可避免地快速翻番。有机构预测,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60%。 有专家指出,虽然我国石油相对短缺,但这种资源并非完全不可替代,合理转化调整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就是解决办法的途径之一。 与此同时,煤炭产业发展又面临着传统产品结构调整、石油替代产品发展、环境资源约束、政策措施配套完善等诸多挑战,煤炭企业又将如何推动转型发展,推进从“黑”到“绿”的产业拐点,促使“高碳时代”向“低碳时代”过渡? 煤化工“大干快上”引发业内忧虑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今年上半年行业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化工行业实现利润1562.3亿元,同比增长55.8%,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43.88%,更是比全国工业利润平均增速快了一倍。 在煤制油领域,神华集团和兖矿集团走在了前面,特别是兖矿在上海的公司已经成功出油。兖矿人发展煤化工,从甲醇做起然后深加工,有自主产权的水煤浆气化技术,煤间接液化制油。 神华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神华还有两个更具代表意义的煤制油项目,一个是神华宁煤300万吨/年间接液化项目,另一个是神华鄂尔多斯500万吨/年直接液化项目,这两个项目的商业化运行已进入倒计时。” 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替代石油路途的煤炭转化和利用技术在我国是有发展基础和市场的。 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炼焦、煤气化制合成氨、甲醇等煤化工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煤炭液化、甲醇制烯烃、煤化工联产等新型煤化工技术研究与工业化正在启动发展,各地区发展煤化工产业积极性较高。 虽然科学合理开发、高效加工转化和最大限度地利用煤炭资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中国评论网,作为石油的替代品,煤化工产品已经越来越受到行业和资本市场的青睐。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在建和拟建的煤制油项目产能累计超过4000万吨,煤制天然气项目产能累计超过1500亿立方米,甲醇制烯烃产能累计达2800万吨,煤制乙二醇产能达320万吨。 但是,这也引起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的担忧。他表示,部分地方政府不顾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强弱,盲目地规划煤化工项目,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而且有可能面临煤炭资源短缺,将导致行业亏损面扩大,破产企业增多农民致富,对行业健康发展造成很大损害。“十二五”期间,新型煤化工项目必须要在认真抓好示范工程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发展。 山西煤改后企业另建生态产业链 历时两年多的山西煤改已近收官。 据悉,山西煤炭整合主体企业有中煤集团、阳煤集团、晋煤集团和同煤集团等11家大型煤炭企业。值得一提的是,中煤集团是山西省政府指定整合主体中唯一一家央企。 2010年底,山西省再次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国务院正式批复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此,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落户山西。 事实上,作为资源型地区和中部内陆省份的山西省,已经在转型跨越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近来,山西省提出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转型方式,即以循环经济为主要模式,以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为主要支撑。 如今,山西省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布局雏形已显现,投资640亿元人民币建设的20个循环经济园区,成为山西煤炭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煤制合成氨、尿素、甲醇、二甲醚等煤化工产品产业链已经形成,煤制烯烃和煤制油等现代煤化工产品研发已经起步,煤机制造等非煤产业跨入快速发展轨道。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山西煤炭行业实现非煤收入2139亿元,比上年增长66.98%;山西煤炭工业增加值实现2400亿元,上缴税费816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45%。 7月底,山西省常务副省长李小鹏在“全省煤炭工业上半年形势分析暨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会议”上表示:“要在保障煤炭市场稳定供应上下功夫,维护煤炭市场平稳运行,要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上下功夫,推动全省经济多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为加快推进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但凡谈及煤炭行业,都离不开一个“黑”字,但随着国家转型发展及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推广,已有部分省市要求煤炭企业向“绿”转变。那么,这就要求煤炭企业在其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还要顾及生态循环发展。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秘书长王景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山西的煤炭企业能从黑向绿成功转变的事例并不多见,中煤平朔是我见过最为成功的一家,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不仅使企业实现了质的提升,而且对山西这个煤炭大省以及朔州这个煤炭大市实现资源型省市的转型作出了贡献,并提供了经济支撑。” 据悉农民种植,中煤平朔地处山西省朔州市,是国资委管理的中煤集团旗下核心生产企业,作为一家原煤产量突破亿吨的中央企业,是继神东之后我国第二个年产亿吨的原煤大矿区。 近年来,中煤平朔从企业长远发展出发,为解决资源型企业因资源枯竭导致的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开始延伸产业链,进入转型发展。 “中煤平朔一方面发展黑色产业链,按照‘资源开采精细化、废物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把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吃干榨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煤炭企业绿色转型
时间:2011-09-06 07:00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次
我国在经济飞速崛起的同时,对石油的消费需求不可避免地快速翻番。有机构预测,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60%。 有专家指出,虽然我国石油相对短缺,但这种资源并非完全不可替代,合理转化调整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就是解决办法的途径之一。 与此同时,煤炭产业发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这个“三夏”,田间满满“科技范儿”
小麦抢收,6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奔走在田间;玉米播种,无人驾驶农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高...
- 夏粮旺季收购进入集中上量阶段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目前,夏粮旺季收购已进入集中上量阶段,收购工作组织...
- 全国夏收进度已过九成五 中国粮仓装满中国粮
【奔跑的“三夏”】中国丰收地图:中国粮仓 装满中国粮...
- 风吹麦香,传递丰收的消息,网友热议今年麦收
——“喜看丰收粮满仓!”...
- 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1.86亿亩
日机收面积2170万亩,当日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28.9万台。安徽麦收进入尾声,河南进度过...
- 水润沃野保粮丰——我国夯实夏粮丰收水利根基
当下正值“三夏”抢收抢种关键时期,水利部门继续积极做好农业生产灌溉、加强水旱灾害...
- 这个“三夏”,田间满满“科技范儿”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