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巩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只有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才能不断提高达川区脱贫攻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关键词】 农机 农艺 融合 脱贫 【引言】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紧密融合,才能把达川区农民从繁重的田间劳动中解放出来,才能使达川区农业脱贫攻坚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 农机与农艺融合对推动达川区脱贫攻坚的意义 1.是确保达川区农民粮油稳定丰产的需要。达川区农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推进大宗农业物机械化技术。农民粮食耕、种、收和田间管理环节的稳产高产措施对机械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农机农艺融合的需求日益迫切。总结达川区这几年脱贫攻坚的经验,没有农机农艺融合,就没有达川区农民真正意义上的农业脱贫。农机农艺融合,可提升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 2.是达川区脱贫攻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是达川区脱贫攻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前提。农艺专家要用标准化引领规模化,用规模化带动产业化;农机专家要用数字化提升机械化,用机械化推动现代化。 实践证明,脱贫攻坚农机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抗灾救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农机农艺真正结合起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数字化、精准化,达川区脱贫攻坚道路中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才能来到。 二、达川区脱贫攻坚道路中农机农艺发展现状 达川区脱贫攻坚通过扶持农机事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实施,农业机械化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机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影响发展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农机农艺融合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1.达川区脱贫攻坚农机农艺融合势在必行。近年来,丘陵山区等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缓慢问题,都与农机农艺不融合不配套有很大关系。问题如果继续存在,提高脱贫攻坚薄弱环节将难以实现。 2.达川区脱贫攻坚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的条件逐渐具备。一是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特别是病虫害、杂草的专业化防治对机械化需求增加,水稻、玉米、等大宗作物收获的机械化要求迫切。二是随着达川区新农村、小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脱贫攻坚中机械化农业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三是耕地向种粮大户、农机大户转移趋势明显。四是达川区脱贫中加强了农村机耕便民道建设。五是2020年国家要全部脱贫走上小康,国务院、农业部出台了若干意见和工作部署。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的宏观环境越来越好。 三、 达川区脱贫攻坚道路中农机农艺融合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达川区脱贫攻坚道路中农机化事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丘陵山区应扬长补短,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加快农机化事业发展。 1.加强实证研究,弄清达川区脱贫攻坚道路中农业种植问题症结。达川区各地境内大多山高坡陡,地块零碎,乡间道路狭窄,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农民传统习惯等多方面影响,农机化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必须组织实证研究,组织农业科学家和农机专家联合调研,制定相应的作业技术规程,推行标准化生产方式。通过农机农艺融合,完善种植技术体系,引导农机企业生产开发新产品,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新机具,突破脱贫攻坚中农业机械化薄弱环节发展桎梏。 2.借鉴达川区脱贫攻坚道路中农机农艺融合的成功经验。 要善于总结学习达川区脱贫攻坚道路中农机农艺融合的先进经验。在水稻生产机械化方面,麻柳等一些乡镇实现了较高程度机械化;在玉米生产上,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陈家等一些山区乡在小地块农业作业中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取得了很好的进展。这些地区农机化发展的薄弱环节之所以能够突破,关键是找到了解决农机农艺融合问题的途径,形成了满足农民生产需要的发展模式。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3.制定科学合理的机制、相互适应的标准和作业规范。要在决策层建立推进达川区脱贫攻坚道路中农机农艺融合的领导机构,各行业的领导共同研究农机农艺融合的工作。在管理机制创新方面,要转变观念,改变农机农艺部门“隔行如隔山、老死不相往来”的思维定势,突破部门分割的局限,多联系勤沟通,互相理解支持配合,农机化管理和技术推广部门要主动和相关部门建立工作沟通机制,对品种、种植方式、机具配备等影响农业生产的重大问题经常进行会商,提出针对性强的工作意见和具体措施。完善农机、种子、土肥、植保等推广服务机构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组织引导农民统一作物品种、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 4.开展农机农艺知识技术培训,加强技术交流。从达川区脱贫攻坚的角度来看,农机与农技培训同时进行,树立大农业观念,扶持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农机农艺结合的技术品质。才能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才能体现农业机械在达川区脱贫攻坚道路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论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是独立的,也不是随意所想的,而是要与农艺相结合、与农艺的各个环节相配套,只有适应了当地的农艺要求,农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达川区脱贫攻坚,农业机械化也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达川区陈家乡农技管理推广站)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信息》-----2013年12期 2、《新农村》--------2012年06期 3、《农业机械》-------2009年09期、2011年15期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浅谈农机农艺融合对达川区脱贫攻坚的意义
时间:2018-09-10 10:25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吴磊 点击:
次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是独立的,也不是随意所想的,而是要与农艺相结合、与农艺的各个环节相配套,只有适应了当地的农艺要求,农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达川区脱贫攻坚,农业机械化也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让农民成为有奔头有尊严的“绿领”
- 下一篇:河南西华:一个产粮大县的“减肥”革命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这个“三夏”,田间满满“科技范儿”
小麦抢收,6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奔走在田间;玉米播种,无人驾驶农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高...
- 夏粮旺季收购进入集中上量阶段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目前,夏粮旺季收购已进入集中上量阶段,收购工作组织...
- 全国夏收进度已过九成五 中国粮仓装满中国粮
【奔跑的“三夏”】中国丰收地图:中国粮仓 装满中国粮...
- 风吹麦香,传递丰收的消息,网友热议今年麦收
——“喜看丰收粮满仓!”...
- 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1.86亿亩
日机收面积2170万亩,当日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28.9万台。安徽麦收进入尾声,河南进度过...
- 水润沃野保粮丰——我国夯实夏粮丰收水利根基
当下正值“三夏”抢收抢种关键时期,水利部门继续积极做好农业生产灌溉、加强水旱灾害...
- 这个“三夏”,田间满满“科技范儿”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