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不忘初心,更要守得始终

时间:2018-03-26 17:40来源:中评网 作者:许谨谦 点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既是古人修身为人的哲学智慧,也是党员干部为政谋事的原则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深刻回答了我们党从哪里来、走什么路、到哪里去的重大问题,也为每一名党员干部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行动指南。对于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语出自《华严经》。何谓初心?从儒释道层面来讲,就是不迷失、不忘记人之初时的本心;从现实层面来讲,就是每个人生阶段定下的目标,都竭尽全力去完成。不忘初心带给我们的,既是积极进取的状态,更是奋勇向前的动力。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古人云:“作始也简,将毕也钜”,意思是指事情开始的时候总是相对简单和容易,发展到后面就会越来越复杂和困难。1956年春节,中共元老董必武重访党的一大会址,几天后他派人送来两幅题词,其中一幅就是“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董老借用此言,是为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应该认识到自己事业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广大共产党员要有毅力、有信心,善始善终地争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经验无数次证明,随着客观环境的改变,尤其是生存条件的不断改善,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组织身上早先那股昂扬锐气或者蓬勃朝气便可能不再那么浓烈和蓬勃,耽于名利、好逸恶劳、自由散漫、精神懈怠等惰性以及种种不良习惯皆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日渐抬头。
     1945年7月,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家黄炎培到延安考察,与毛主席谈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称历朝历代都没能跳出这个“历史周期律”,毛主席对此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中国共产党人是为中国人民利益而生的,她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尽管时代在变化,但这个“初心”却始终未变,唯有如此,中国共产党方能在保持自身生机活力的同时,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兴勃亡忽”的历史死循环。
       多少党员干部在从政之初都是抱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样的“初心”开始自己的为官之路,遵规守纪、廉洁自律,不敢越雷池一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赢得组织信任、群众支持,逐步走上领导岗位。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少数党员干部在走上位高权重的领导岗位之后入党初心蒙尘积垢,公仆情怀日渐消散,与群众联系越来越少、距离越来越远、感情越来越淡,对金钱美色从心怀不安到半推半就、从犹豫不决到欣然接受,最终在无法自拔中逐渐走向违纪违法的泥沼深渊。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党中央利剑高悬的反腐决心正是洞察一切的“神明”,所有政治上蜕变、经济上贪婪、生活上腐化的党员干部,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官居何职,只要背离了党的宗旨,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最终都会被赶下权力“圣坛”,接受法律和人民的正义审判。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既是古人修身为人的哲学智慧,也是党员干部为政谋事的原则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深刻回答了我们党从哪里来、走什么路、到哪里去的重大问题,也为每一名党员干部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行动指南。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既要不忘初心,更要守得始终。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图片文章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