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脱贫攻坚精神助推乡村振兴

时间:2021-08-27 17:09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何晓玲 点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的起点,“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是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锻造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的起点,“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是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锻造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脱贫攻坚精神助推乡村振兴,续写新的篇章具有重要的历史性意义。 
     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总要求的第一位,没有产业的发展,就没有农村生产力的进步,农民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体,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直接受益者,只有通过产业振兴,才能带动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打好乡村振兴的基础。白晶莹就是一位实实在在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到乡村振兴中来鲜活例子,她作为党组书记,带领2.1万名妇女从事蒙古刺绣产业,以绣花精神助推脱贫攻坚。
    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前提,要实现生态宜居,就要下足大功夫。一是要坚持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优先战略,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二是因地制宜制定振兴规划,真正把乡村建设成为留得住民心的地方。
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良好乡风的形成,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的内生动力,有利于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提高他们的幸福感,通过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生发激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基层力量实现治理有效。另一方面是要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把群众满意度作为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生活富裕既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要把生活富裕当作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把生活富裕融入到农民全面发展中,通过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农民生活富裕保驾护航,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环境。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