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土河村钻洞提水的往事

时间:2023-05-04 17:37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郭喜林 点击:
在老家干旱缺水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水贵如油;只有在大山里摸爬滚打,才知道年轻人的胆大心细对于生存是多么重要。
      在太行山上的春夏之交,人们最担心的事是怕干旱。只要遭遇大旱,村里哪个井都打不上水来。而且,需要排队等水。当轮到自己的时候,就得沿着井壁攀爬到井底,用葫芦瓢和吃饭用的碗往桶里舀水。舀两桶水需要很长时间,那就得在井底下耐心等待。没有个把小时的功夫,恐怕是舀不满两桶水的。
     所以,排队等水互不相让,不准任何人插队。如果谁排在后面一时半会儿轮不到,想去干点别的事,那也要找个可靠人给自己往前挪移水桶和挑水的扁担。
     有一次,我在西漏底的鸳鸯甜水井等水,由于等的时间太长,心急火燎,渴的难受,就把扁担放在那儿让后面的人替我往前移动,我提着两只水桶到了不远处的东漏底西边的废弃煤窑水井旁。这里也有人等水,于是我只能用手扒开水井后面用石头垒住的煤窑洞口,扒开之后,提着一只水桶黑灯瞎火摸了进去,弯着腰走了很远才听到洞顶上往下滴水的声音。这时,我才放大胆继续往前摸索,又走了一段路程之后,我的双脚踩到了水里,我不敢再往前走了,我怕掉进深水坑里,我就伸出胳膊用水桶打水,看能不能把桶打满,没想到水桶打满了。打满了水,我就小心翼翼原路返回。
     当我喘着粗气从洞口提出那一桶水时,外面等水的人惊呆了。他们没想到我这么快就弄到了一桶水,但是他们没人大着胆儿和我一块进去提水。但是,由于两个年龄较大的长辈央求我帮他们进去提两桶水,我才进去了好几次。我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之后,我才到西漏底把挑水扁担拿过来,挑着两桶水回家了。
      由于有了进煤窑洞提水的经验,我又挑着两个水桶到了东漏底钻洞提水。这一次,我在家找了一根干树枝,在家点着之后拿到了水井旁。我在阴凉的地方用劲甩了几下,树枝冒出了火光,我就拿着它提着水桶进洞了。
由于我能借着火光辨别方向,并让火光给我壮胆,提水的速度快了许多。而且,我又帮助其他两位邻居妇女进洞打满了她们所需要的两桶水,她们都感谢我。
      就这样,我进煤窑洞提水的事很快就传开了。于是,胆大的男劳力相继提着水桶进洞提水。然而,由于全村的青壮年男人进洞提水,几天之后在原来的地方就打不到水了。这时,原来在这里做过煤窑的人说,由于长时间废弃不用,怕里面发生塌顶现象,最好不要再冒险进洞提水,以免发生意外。
     提供这个信息的人是我的一位远门本家哥,他的话不能不信。从此之后,我们几个人把洞口垒住了,以免不知情的小孩钻进去发生危险。
      那个时候,我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不知道从哪来的胆量,竟然一个人敢进废弃的煤窑洞里提水。现在想来,只有一个充足的理由,那就是求生的欲望。而且,只有在艰苦环境里才能造就人的胆量。也可以说,是环境造就了人的生存能力。
     在老家干旱缺水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水贵如油;只有在大山里摸爬滚打,才知道年轻人的胆大心细对于生存是多么重要。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