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乡村工作评比“优秀一直优秀,落后永远落后”?

时间:2021-06-04 17:19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在基层调研发现,乡镇在抓各村工作考核中会存在一种“优者恒优、后者永后”的现象,即少数村因基础少、条件差、资源缺、政策弱等制约,导致工作不管怎么做都难以完成指标、见到成效;相反,个别村因基础条件好、资源优势、领导重视、政策赋能等,工作在多方帮衬、力量供给下
       在基层调研发现,乡镇在抓各村工作考核中会存在一种“优者恒优、后者永后”的现象,即少数村因基础少、条件差、资源缺、政策弱等制约,导致工作不管怎么做都难以完成指标、见到成效;相反,个别村因基础条件好、资源优势、领导重视、政策赋能等,工作在多方帮衬、力量供给下,“随随便便都能等第一”。如此,导致两种极端的干事创业状态,“优秀的村”干劲十足、党群奋进、发展态势越来越好;相对应,“落后的村”基础差、没有盼头,干部消极、群众参与度不高,基础越来越差、工作欠账越来越多。
    “优秀一直优秀,落后永远落后”,让乡镇考核排名结果毫无悬念,不利于构建争先创优、比超赶进的干事激情,让考核指挥棒、助推器、方向标的效应发挥不明显,甚至反倒滋生乡村履职担当、勤勉为民、干事办事的松懈和懒散情绪。道理很简单,“反正不管怎么努力,都是排在某位方阵”,相关政策、福利、名义都不会落到头上,“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无区别”,造成“落后的村”党员干部“平躺”。所以说,得谨防乡村工作考核“优秀一直优秀,落后永远落后”的怪圈。
   首先,考核指标一刀切、一锅煮、一把尺是导致乡村考核“凝固”和板结的直接原因。
   部分乡镇党委抓村级考核,不管村人口数量、地域特征、历史条件、基础设施、群众意愿,一律按照一个标准下任务、派要求,不管完成不了还是完成的了,都压下去。如此,基础好的村、“历来优秀的村”,就能很快、很好、高质量完成;相反,一直基础差、条件弱的村,在同等标准下、不同起跑线,被拖着走、甚至成了“悬在头上的任务”,导致“差者差、优者优”两种极端。
   再次,亮点工程、政绩工程等扭曲价值观驱使。
   不少乡镇党委为了迎接上级检查、打造政绩名片,热衷于将地理位置好、条件基础好、优势资源好、群众基础好的村作为典型和样本,各项工作和政策都愿意投入进去。比如,把关村“两委”换届、储备后备力量、提供政策支持、派遣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乡镇班子、机关干部帮扶等等,在党委重视、资源赋能与先天条件禀赋“双轮驱动”下,优秀的村一直在优秀的路上。反之,“落后的村”一直默默无闻、不动声色、难以发展。
其次,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影响,让乡村不得不有所甄别与权衡。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持续抓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推进为基层减负,由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顽固性和劣根性,在基层或多或少存在。诸如,检查评比扎堆、调研考察过多、会议文件过滥等问题,导致乡镇党委平衡抓发展、统筹抓村域缺乏精力,只能选择性打到点上、完成在样板上。此外,乡镇党委能够统筹的资源、资产、资金有限,投入到所有村域实现全面发展不太现实,容易产生“撒胡椒粉、下毛毛雨”的问题,唯有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优势村域才是最好选择。故此,因诸多客观因素,在源头供给上导致优秀村和落后村两级分化。
第四,乡村创新动力不足,人才力量不够是“落后村一直落后”的重要短板。
      乡村人才流出、人口外流现象较为普遍,空心村、老年村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经济基础不好、就业条件较弱、生产生活同城市比较缺乏优势,导致人才外流、人才外流导致村级工作上不起,构建一种“负面闭环”。一方面,乡村工作往往群众基础不够、村级党员干部老龄化严重,工作抓不上起、创新意识和动力不足,只能被动完成任务;另一方面,乡村发展不够明显,留不住优秀人才、青年人员和致富能手,“落后村”成为了“逃离村”,工作只会越来越落后。
      当前,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开启乡村振兴战略新征程。乡村振兴是整个区域整体提升,产业、组织、文化、生态、人才一体推进,农民富裕富足、乡村宜居宜业、农业高质高效是全面升级的。从“优秀一直优秀、落后永远落后”可以侧面看出,乡村平衡发展失调、协同性和整体性不高。此外,如此考核作用下,势必会吞噬乡村实干苦干、担当进取、锐意奋发的精气神,不利于推动乡村同步开启现代化建设。由此,还得建立健全乡村政绩差异化、精准化考核机制,比如对各乡、各村进行分类别考核,划分为不同等次的单位,让其在同一起跑线上赛马比武,确保鼓足干劲、争先创优、你超我赶的成效能够显现出来,防止一刀切、一锅煮、一把尺的考核陷阱。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