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的瓜不甜”,别让成功学祸害孩子

时间:2020-09-09 16:57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段官敬 点击:
对成功,每个人都有期待。然成功必然是经历一番寒彻骨后的“梅香扑鼻”,任何试图越过寒冬的历练就妄想厚积能量和本领,无疑是自欺欺人。
     对成功,每个人都有期待。然成功必然是经历一番寒彻骨后的“梅香扑鼻”,任何试图越过寒冬的历练就妄想厚积能量和本领,无疑是自欺欺人。
    最近,有两个关于孩子成功的“先进典型”在网络引发热议。一个是小学生研究直肠癌获一等奖,另一个是天才少女一天作2000首诗。先且不论,一个小学生作课题研究是否具备了那么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理论,这样违背常理的事情怎么会堂而皇之出现在专业学术化的竞技平台上?此外,就第二个事件来说,“一天作2000首诗”又是怎样的一个噱头和“特异功能”?
    要知道,孩子成长成才犹如一颗种子,得经过浇灌、呵护、吮吸、破土、施肥、雨打风吹,才能茁壮成长。其中,心智的逐步健全、体能的稳定增强以及经验见识的不断累加、学历文化的跟进等等,才能成就一个经得起检查和试炼的国之栋梁。不得不说,那些所谓的“神通”,往往打着“天赋异禀”的旗号,无非还是追求成功学的一种变异和浮躁。当这种浮躁达到违背客观规律的“不理性”,势必会作出一些“非常规手段”到达不可告人的目的。
    正如,“小学研究癌症获奖”很难说与家长这个“操盘手”没有关联,利用自身手中的权利和资源为“自家人”打造“光环”,以期在人生道路上“抢跑”。只不过,这种热衷成功的“抢跑”,太过于扎眼和“怪异”,一种与特定年龄格格不入的“技能解锁”,骗不了“群众雪亮的眼睛”。
成功学的话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群众讨论的热点。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于成功的推崇和追求是一个向上活跃社会的写照与标配。但是,成功是有规律和准则可循的,并不是“一日建成的罗马”,而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日拱一卒。所以说,那些企图以成功学的“秘诀”,强加使用在内功不足的孩子身上,无疑会因“不良反应”对孩子造成荼毒与伤害。
    老百姓也说,“早熟的瓜不甜”。从呱呱坠地、到学步蹒跚,再到少年英姿和青年刚健,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然规律和新陈代谢的规束。不排除部分孩子拥有同龄人超常的智商及意志,能够在某个领域表现的异常优秀和突出。但是,类似“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和“少女一天作2000首诗”的“神通编造”,弄虚作假、故弄玄虚,势必会掀起一阵“成功热”的乌烟瘴气。因此,替下一代担当,助其健康成长,慢不得更急不来,要遵从其年龄、心理、智力等各种因素,因人而异、循循善诱、循序渐进、抵达成长。
   哲人云,“一朵成功的花都是由许多雨、血、泥和强烈的暴风雨的环境培养成的”。若把孩子置于“光环”的高度去谋取“成功”,无疑是将之当做安放在“温室的花朵”。试问,这样的成功还能延续多久?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图片文章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