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嘀嘀,这是ICU病房抢救设备传出的报警声。 但在叶勇听来,这也是医生与新冠病毒竞速的“枪声”。 2月19日深夜,叶勇从昆明赶赴武汉。有着32年急危重症治疗经验的他,被紧急抽调为国家卫健委重症中医专家组成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叶勇用实践证明,中医不仅能治疗轻症患者,还能在生死线上,与西医携手,挽救众多危重症患者生命。 救活命悬一线的重症者是我的使命 从3月初开始,叶勇发现,自己巡查的武汉多家定点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科室,竟陆续有了空床。而在他刚到武汉时,这种现象想都不敢想。 叶勇是云南省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甫抵武汉,他与11位我国顶尖中医专家迅速集结,组成了一支中西医结合的重症专家“国家队”,奔赴多家定点医院巡诊,指导救治。 “我是一名党员、一名中医急诊人,到武汉,就是要用中医中药,帮助更多人。”叶勇说。 专家组任务明确,围绕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对武汉的定点收治医院巡诊和指导救治,以降低危重患者死亡率。 2月,正是疫情最吃劲的时期。当看到危重症患者离世,甚至用“人工肺”(ECMO)都难以救活,刚投入战斗的叶勇心情很沉重。“当时,所有定点医院的ICU都满员,需要转送的危重症患者,附着长长的名单。” 叶勇知道,救活名单上的人,是使命,更是责任。每天,他和专家团队转战不同医院,经手的病患超千人。 “时刻要关注各种监护仪、化验单上冰冷的数字,还有肉眼看不到的新冠病毒弥漫在空气中,说不怕是假的。”叶勇坦言。 担心过,又何曾退却过。叶勇所在的重症中医专家组,12人全是共产党员,年龄都在50岁以上。“与死神抢人,帮患者跑赢时间,是我们急诊医生的责任。”叶勇话语铮铮。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武汉重症患者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一切都在向好:重症转轻症,轻症陆续出院,ICU不断有床位空出来…… 中西医携手抗疫优势尽显 “我们中国人是幸运的,有中医、西医两套医学守护生命。”叶勇说。 在他看来,这次疫情,让中西医协同治疗发挥出巨大优势,轻症患者症状很快得到改善,重症患者能够转危为安。 对于中医药救治危重病患发挥的作用,叶勇举了个例子——危重症患者大多手足厥冷;很多重症者最短三天、最长十几天没有大便,这使得肺功能恢复更加困难。 “大便不通,会破坏肠道屏障功能,肠内毒素易位,会加重病情,使治疗更困难,一定要想办法,让昏迷的患者排出大便。”叶勇说。 用上中药后,昏迷中的危重症患者都在12小时左右排出了大便。大便一通,患者腹压变小,膈肌下降,呼吸功能会得到改善。同时,专家组辨证施治,配合现代中药制剂,使病人的循环、呼吸很快改善,手脚渐渐暖和起来。 在这次疫情中,中西医携手显示出的威力,让叶勇很感慨。他特别赞同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所言——中西医是在打配合,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不等于没有有效治疗方案。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在用中药的同时,配合西医的高流量吸氧、气管插管等治疗措施可提高临床救治效果,而当病情进入平稳期,中药继续介入,能显著改善病情、增强免疫力。 看着一名名重症患者转安,叶勇充满成就感。在查房时,他最开心的事,就是满足患者的心愿。3月2日,叶勇来到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一位曾经的重症患者提出想与专家组合影的请求,恢复期的他在床上挺直了腰,高高地竖起了大拇指。 继续肩扛中西医结合大旗 作为一名中医人,55岁的叶勇参加过很多传染性疾病防控,SARS、H1N1、H7N9、甲流,包括2019年云南省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应急救治工作。 2003年,抗击非典时,叶勇就是云南省非典应急医疗队的一员。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叶勇又在第一时间提交“请战书”,申请到湖北一线。 在他的带动下,云南省中医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积极申请支援湖北。最终,急诊科派出了2名医生;而叶勇本人,也被抽调为“国家队”一员。 去武汉前,叶勇身兼数职,除了要在医院一线接诊,培训全院医护,他还在云南省卫健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省中医医院的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任职,奔波在疫情较重的西双版纳、玉溪等地。 叶勇说,有的轻症患者对中医不了解,一开始不愿吃中药,可等他们服用后,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消除,几天后甚至病愈出院,这让他们看到了中医药的神奇,也让他们开始信任中医。 “现在还躺在ICU内的,多是2月发病,有基础性疾病、年龄较大的患者,但他们很多人已从危重型转到重症康复期。”叶勇很欣慰。 正是32年一线治疗急危重症的实践,让叶勇愈发体会到中西医结合在抢救患者生命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中医药救治急危重症,自古有之,如今中西医携手,更是如虎添翼。” 叶勇说,中医急诊人就是中医队伍的先锋队,“疫情面前,首战有我,战之必胜。我相信,春暖花开时,我们必将凯旋!”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市县巡礼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省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亚太聚焦 | 非洲频道 | 欧洲频道 | 区块链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人工智能 | 民政工会 | 运动竞技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科技工业 | 建设兵团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网络金融 | 智慧城市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会议专题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叶勇:从非典到新冠,时刻挺在一线的中医急诊人
时间:2020-03-16 10:32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岳冉冉 点击:
次
“我是一名党员、一名中医急诊人,到武汉,就是要用中医中药,帮助更多人。”叶勇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疫”中人丨小“雨衣”释放大能量
这是一段感动了很多人的战“疫”故事。今年2月初,“雨衣妹妹”带着厨师和食材,“逆...
-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新增“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查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查询”服务,并将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信息纳...
- 一个战场两个战役:看疫情期间的扶贫力量
今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本来就有很多硬任...
- 私自出游隐瞒行踪!北京一泰国输入病例被立案
北京新增泰国输入病例回国后隐瞒行踪,未自觉居家隔离警方已立案调查。...
- 3月16日起所有境外进京人员将被集中隔离观察1
在15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陈蓓表示,当前海外...
- 武汉市卫健委:仍有社区散发病例 疫情形势仍
“尽管近期武汉市新增确诊病例持续保持个位数。但仍有社区零星散发的门诊病例。疫情防...
- “疫”中人丨小“雨衣”释放大能量
- 中央文献网
- 中央编制办
- 国务院台办
- 中央统战部
- 中国长安网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自然资源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农业农村部
- 中国商务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卫生健康委
- 国家司法部
- 国务院新闻办
- 乡村振兴局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旗 帜 网
- 中纪委监察部
- 京东商城网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chinare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5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2